社会信用视角的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是金融运行的平台。金融的本质是社会信用,没有社会信用的支持,金融体系就难以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金融业会面临很大的风险,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抑制。 2004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按五级分类)余额为1.72万亿元(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5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比年初下降4.6个百分点,但若考虑政策因素(2004年,中行和建行为配合股份制改造,分两次共向资产管理公司出售不良资产4756亿元),实际不良贷款额不降反升810亿元,不良贷款率实为13.8%,而美国银行业的坏账率只有1%左右,可见,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与化解依然任重道远。 信用风险的形成有其客观必然,银行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但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缺损极大地限制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是银行信用风险积累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分析银行信用风险的社会性出发,利用信息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了目前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根源——社会信用缺损的历史原因、体制原因、法制原因、经济制度原因和银行自身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根本要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的意义,银行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文献综述,论文研究思路和成果。 第二部分中国社会信用现状分析。主要分析了中国社会信用现状,并从历史、体制、法制、经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影响社会信用建设的主要因素,这是影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的主要阻碍和银行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对策研究。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提出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总体设想,并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在社会信用教育、产权制度改革、信用立法、征信体系建设、银行自身信用管理、政府对信用的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辽留学生人数涨幅明显,但留学生总体数量在全国排名却逐年下降.本文分析了当前辽宁省留学生的规模与分布情况,从留学生的招生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这三个维度出
公司的投资活动可以带来经济利润,同时也是推动公司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经营活动。因此,能否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以给公司带来经济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而运用哪部分资金进行投资、采用
教育领域的创新是当今教育界的重要话题.在21世纪,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处处离不开创新.如何在中职美术教育领域进行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中职美术教育添砖加瓦,是
文章总结了长沙医学院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以及主办校级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经验,分析了目前我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些
数学课程是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科目之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不仅要突显其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充分体现教育普及性特征地位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充
“互联网+”新业态概念提出之后,进入了一个融合创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跨域性,即以互联网技术、思维、模式等为核心跨越不同产业领域展开融合创新.人工智能作为“互联
期刊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必须要通过接受网络思政教育来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也许会接触到各类信息对其思想价值观的转变造成影响,所以大学
房地产业在我困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过去三十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着新的形势,房地产告别全面繁荣的“黄金时代”,迎来新常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