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污泥中磷的厌氧释放与结晶回收的效能与机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c2009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剩余污泥因含有大量的磷而被视为磷回收的重要潜在资源,厌氧生物释磷技术因其释磷效果良好且经济,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关于如何提高剩余污泥厌氧释磷中易反应磷形态量、厌氧释磷过程中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EPS)中磷形态及释磷机制与细胞内聚磷菌代谢之间的关系、影响EPS吸收/释放磷的主要因素却较少报道;如何寻找到一种低成本的磷回收剂,减少传统的化学药剂(如氯化铵作为氮源)的投加量,对于实现剩余污泥厌氧释磷液中磷的高效经济回收也至关重要。本文阐明了不同磷形态在剩余污泥中的分布规律,EPS在厌氧释磷中作用,揭示了酸/碱预调节强化释磷效果机制及鸟粪石结晶动力学机制。本文在以磷形态分级提取法(SMT法)探讨剩余污泥中厌氧释磷前后磷形态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无机磷(IPs)是磷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总磷的87.82%,其中有77.50%是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s),表征与钙结合的磷灰石无机磷(APs)约占总磷的14.97%,是最稳定的磷形态;有机磷(OPs)大多是通过污泥解体或微生物代谢释放产生。经核磁共振方法(31P-NMR法)观察到EPS中的磷主要以正磷酸盐(ortho-P)、焦磷(pyro-P)和聚磷(poly-P)三种磷形态存在,厌氧处理促进细胞内磷释放到上清液且在此过程中增加了EPS组分中磷含量,剩余污泥经厌氧释磷过程细胞内大部分长链聚磷被分解成短链聚磷和ortho-P,部分短链聚磷被EPS拦截而保留在EPS组分中。以烧杯实验考查剩余污泥厌氧释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效能,确定最佳温度条件,并揭示聚磷菌代谢与EPS中磷释放/累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厌氧释磷效能取决于微生物细胞和EPS组分中磷释放效果,不同温度下污泥中不同磷形态释放效果不同。随温度的升高,NAIPs和OPs释放率增大,APs释放率因其与金属离子产生沉淀而下降。污泥组分中磷形态变化主要受到聚磷菌代谢途径的影响,以及EPS组分厌氧水解与吸附作用的影响。经厌氧释磷后污泥上清液中最高总磷浓度发生在15oC且上清液中磷的积累量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拟合模型描述。当温度高于25oC,聚糖菌具有优先吸收有机物的优势,代谢由聚磷菌代谢(PAM)向聚糖菌代谢(GAM)转变;低温环境不仅改变污泥EPS含量,更因EPS组分中多糖含量的增加导致吸附能力的提高和微生物的聚集,储存在EPS组分中而不能释放到液相中的多链磷增加;较高温环境下EPS组分中胞外聚磷酸酶活性增强,由细胞内泄漏出的长链聚磷降解效果提高,利于EPS中磷的释放;但极低温度(5o C)因抑制了微生物活性而不利于磷释放。细胞组分和EPS组分对释磷效能均有影响,且释放途径相互独立,但细胞组分在厌氧释磷效果中起决定作用,EPS在厌氧释磷过程中起到动态贮磷的作用。应用酸/碱预调节强化剩余污泥厌氧释磷效果,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究经酸/碱预调节后污泥絮体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而揭示厌氧过程中EPS中磷释放/转移机理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酸/碱预调节可以强化厌氧释磷效果,其厌氧释磷效果取决于磷形态和pH值。酸预调节对于TPL增加主要归因于污泥组分中无机磷(NAIPs和APs)的溶解释放,而厌氧过程中NAIPs的释放及有机磷向无机磷的转化导致碱预调节后污泥上清液中磷含量的大幅度升高。NAIPs是最大磷释放贡献者,pH=10.0时有76.14%的磷释放主要来自于NAIPs的释放;OPs的释放主要来自于微生物代谢及碱预调节对污泥絮体的瓦解。经酸/碱预调节后EPS基质中的磷主要以有机磷形态存在,酸/碱预调节促进了污泥结构的破坏,增强了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碱预调节后污泥群落丰富度高于酸预调节,酸预调节降低了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由于有机质的降解经碱预调节后优势门从Proteobacteria变化成Chloroflexi和Firmicutes。酸预调节(pH=5.0)可以改善剩余污泥经厌氧释磷所造成的脱水性较差问题,污泥毛细吸水时间与疏松结合EPS(LB-EPS)组分蛋白质/多糖含量比呈线性相关,确定pH=5.0,SE=800 kJ/kg TS这种酸预调节+低比能耗超声联合处理方式表现出更强脱水能力,毛细吸水时间仅为13.3 s。选择新鲜/腐熟尿液与剩余污泥厌氧释磷液作为替代药剂,考查从污泥厌氧释磷液与混合尿液同步回收其中氮和磷的可行性及回收效能,应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回收条件,并将结晶法耦合A/O工艺评估其回收前景。实验结果证明从以上两种富磷废水中以鸟粪石结晶的形式回收其中的磷与氮是可行的,将混合尿液中10 d腐熟尿液/新鲜尿液体积投加比=10%,mN/P=1.05(混合尿液与污泥厌氧释磷液体积比=2.43%),mMg/P=1.2,pH=10.0,t=15 min确定为最优回收条件,该反应条件下磷回收率可以达到90.76%,SEM和XRD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有明显白色鸟粪石结晶体析出,且沉淀物特征峰与磷酸铵镁标准特征峰一致。对鸟粪石结晶动力学研究中发现,结晶过程仅发生均匀成核阶段,在晶体生长过程中摩尔沉积率与相对过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成幂指数关系,鸟粪石结晶具有很大回收磷潜力,1 mL混合尿液与41.9 mL污泥厌氧释磷液理论上可以回收182.3 mg鸟粪石沉淀,鸟粪石晶体纯度为83.12%。并将结晶法回收磷耦合于模拟污水处理厂A/O工艺中证实应用优化条件下污泥厌氧释磷液与尿液回收鸟粪石具有工程应用前景,本研究成果可为实现剩余污泥中磷的回收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程驰(1978-),男,湖北省武汉市人,2000年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0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
<正>一近年,据传媒的报道,有些佛家寺院腊月八日,煮腊八粥施众,不仅佛教信徒,即一般民众也乐往喝一碗腊八粥。谈腊八粥的民俗与其起源,不能不谈它与佛家的因缘。南朝梁时僧佑
数字化是将复杂的信息转换成电子数据信息的过程,通过合理化的数字模型正确的融入计算机系统,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在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中,数字化发挥了越来越
【目的】研究宰前热应激对肉鸡胸肉pH、脂肪氧化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探讨热应激影响宰后肌肉蛋白质功能特性的机制。【方法】将30日龄AA肉鸡由(25&#177;1)℃突然暴露在(40&#177;
城市公园是构成城市海绵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城市雨水的调节利用有重要作用。依据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结合青岛市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及海绵试点建设区域现状,分析了青岛市及李
贵州剑河苗族锡绣工艺独具特色,作为一种符号表征着该族群的传统文化。本文以象征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理论视角与方法,以田野考察为基础,以贵州剑河南寨乡柳富村为个案,通过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由中俄商人共同开辟的陆海相连、贯通欧亚的国际茶叶贸易通道。这条延绵四个世纪的茶路被习近平主席称作伟大的"世纪动脉"或者"世纪工程"。从文化载体
本文分析了17世纪以来,沈阳城在满族、蒙古、藏传佛教、汉、回及朝鲜族的多文化体系的影响下形成的重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至20世纪初,沈阳演变为多民族分区而居的城市结构
<正>《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1330858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8-01-01内容简介在一些高科技产业领域,中国正在从跟跑到并跑,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