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诗词以其崇高的艺术形象、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创作手法享誉中外,堪称当代中国文学的瑰宝。自问世以来,便广为流传,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译本,辜正坤的英文译本Poems of Mao Zedong------with rhymed versions and annotations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典范。辜氏英译本特色鲜明,以韵译的方式翻译毛泽东诗词,并附有大量的注释。然而辜氏英译本的整体研究在此之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与文学翻译紧密联系,强调翻译过程中整体意象的再现,而不仅仅是语义的对等再现。该理论的提出者姜秋霞教授认为:格式塔意象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是其基本属性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格式塔意象便成了文学作品的精髓,同样格式塔意象的再现也成了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就格式塔意象再现而言,姜秋霞教授提出三步骤:译者对原文的接受或是译者与原文的互动、格式塔的心理实现过程、以及格式塔的语言实现过程。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并且以意象为基本要素,毫无疑问可以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角度进行研究。鉴于针对毛泽东诗词的辜氏英译本的整体研究仍然处于空白阶段,于是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试图再现辜正坤英译毛泽东诗词的全过程,探讨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对于指导诗词翻译的适应性,并且丰富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视阈。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行文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和梳理了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的发展过程,毛泽东诗词的英译研究,以及辜氏英译本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详细论述了格式塔意象的基本概念以及格式塔意象再造的过程。第四章,作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以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为依托,详细阐述了辜正坤的英译过程,论证了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对于毛泽东诗词翻译的指导意义。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