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其病因还不十分明确。子宫内膜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抑癌基因失活和癌基因激活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子宫内膜癌病因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意义,研究它们在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对评判预后的可能性。方法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treptavidin-perosidase SP)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31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根据组织学分类,分为高、中、低分化共三组,根据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将子宫内膜腺癌组进行手术病理分期(Ⅰ-Ⅳ期共四组);同时为了探讨它们与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的关系,列出淋巴结有无转移与肌层浸润(以1/2为界)两个方面,利用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及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复杂增生及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与复杂增生组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2.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增生症子宫内膜p16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症子宫内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生症子宫内膜各组间p16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3.PTEN、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P<0.05),与淋巴转移无关。4.PTEN、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1,P<0.05)。结论1. 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增生症组和内膜癌组中的表达逐渐降低,提示PTEN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从良性病变到不典型增生再到癌变的过程,可能成为早期诊断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的生物指标之一。2. p16的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增生症内膜降低不显著,内膜癌组显著降低,提示p16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严重程度有关。3. PTEN、p1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有关,提示PTEN、p16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并可能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4. PTEN、p16在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变化过程中可能起到了协同作用,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