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的利益分析——以产业政策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领域逐步出现利益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产业政策涉及的主要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以及产业工人。各利益主体在市场中互相博弈,形成利益均衡,产业利益格局基本形成。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利益主体所受影响不同,民营企业倒闭数量增加,农民工群体就业困难,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国有企业凭借融资优势大举扩张,利益主体利益表达开始增强。在此情况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以4万亿为核心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各利益主体围绕产业政策展开了利益博弈,从各利益主体对产业政策影响来看,政府与国有企业在产业政策中发挥了更大作用。政府凭借其掌握的权力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资源的流向。国有企业同样依靠与政府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产业政策中大大受益。民营企业、产业工人相对受益。可以发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产业政策过程中,距离权力的远近影响着利益主体受益程度,同时,以民营企业、公民个人代表的社会性利益主体声音开始增强。产业领域利益分化提高了对利益主体的激励,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利益分化相应地也带来一定的弊端,如地方重复建设、国有企业相互间的恶性竞争等等。此外,产业领域同样存在分化不足的现象,表现为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紧密,国有企业依靠政府权力优势获得展开了“国进民退”运动,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后危机时代的中央政府来说,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调整利益关系格局,改革现有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努力维护产业工人利益。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欧盟理事会是成员国在欧盟层面的利益代表,成员国在理事会中按照特定的决策程序、投票机制对欧盟委员会的提案进行表决。欧盟理事会属于设置在欧盟层面的政府间机构,是成员国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