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无管化在改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部分无管化改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探讨部分无管化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106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有100例纳入本研究,均统一采用改良经皮肾镜取石术完成手术,术中碎石清石过程完成后根据是否放置肾造瘘管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部分无管化,即不放置肾造瘘管但留置双J管,对照组则行传统程序,即留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人口统计学指标及结石各项特征,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红细胞压积变化、术后肌酐及尿素氮变化、肾周血肿及积液发生率、尿外渗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依据改良Clavien分级)、术后24h及出院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痛药额外使用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I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病例,无明显肾周血肿及积液情况发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项术前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结石特征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手术时间[(28.20±10.89)min vs(30.08±10.40)min,P=0.380]、术后血红蛋白(Hb)减少量[(0.44±0.88)g/dl vs(0.62±0.81)g/dl,P=0.283]、术后红细胞压积(HCT)下降值[0.012±0.311 vs 0.0201±0.267,P=0.168]、术后肌酐下降值[(-3.6±8.42)umol/L vs(-5.01±8.36)umol/L,P=0.171]、术后尿素氮下降值[(2.58±9.95)mmol/L vs(1.05±1.01)mmol/L,P=0.626]、I期结石清除率(90%vs 92%,P=1.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级9/50 vs 14/50,P=0.342)/(II级0/50vs 1/50,P=1.000)/(III级0/50 vs 1/50,P=1.000)]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后镇痛药额外使用上较对照组少,存在统计学差异(4/50 vs 14/50,P=0.021),而在术后24hVAS疼痛评分(3.0±0.79分vs 7.4±1.02分,P<0.01),出院时VAS评分(0.5±0.48分vs 2.0±0.77分,P<0.01),术后尿外渗发生率(0 vs 22%,P<0.01),术后下床时间[(3.27±0.82)d vs(5.0±0.29)d,P<0.01],术后住院时间[(4.54±1.09)d vs(6.22±0.86)d,P<0.01]及术后住院费用[(27162.65±2898.04)元vs(32638.47±3353.28)元,P<0.01]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部分无管化在改良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安全有效且可行,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减少病人住院费用,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在PC/ABS共混物中加入第3组份SMA可起到增容作用,PC/ABS/SMA缺口冲击强度是PC/ABS共混物的两倍以上,伸长率提高到原来的4倍以上,耐热性得到改善,而其他机械性能保持不变;SMA的加入使共混物流动性有所下降,但熔融指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中特异性和敏感性及其价值。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
目的观察陈皮汤和枳术汤在剖宫产术后的助排气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平均分为三组,其中分别服用陈皮汤、枳术汤的归为观察组,未服用的归为对照组。对比三
目的 探讨佳静安定、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1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佳静安定组(n=35)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结合口服甘露醇全胃肠成像在术前诊断直肠癌TNM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术前MSCT检查的直肠癌患者62例,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