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小儿颅内蛛网膜囊肿破裂临床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破裂及4例再破裂患儿(共33例次)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疗效。  结果:  1.本组患儿共29例,占同期收治IAC患儿总数的2.7%,其中男性23例,女性6例;年龄6月7天-13岁9月,平均5.82岁;病程1天-6月,平均22.66天。  2.病因:自发破裂12例,外伤致破裂17例。  3.27例患儿出现高颅压症状(93.1%)、影像学显示93.1%的囊肿位于中颅窝。  4.蛛网膜囊肿破裂后形成硬膜下积液/出血22例、硬膜下血肿4例、囊内出血1例、硬膜下出血合并囊内出血2例。  5.33例次中非手术治疗8例,积液(积血)外引流15例,神经内镜下造瘘4例,开颅清除血肿5例,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1例。  6.共随访27例患儿,KPS评分均在90-100分,积液(或)积血完全吸收7例,明显较少9例,6例较少,5例稍多;蛛网膜囊肿消失6例,明显缩小5例,减少9例,无变化7例。  结论: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破裂后易形成硬膜下积液/出血或血肿,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评估患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对有高颅压症状合并硬膜下出血的患儿可选择钻孔外引流或血肿清除后择期造瘘,对不合并硬膜下出血的患儿可直接行囊肿造瘘术。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状况及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作循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组成,Plan,Do,Check,Act)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干预后患者糖尿
学位
目的:观察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布托啡诺消耗量的影响。  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在小于胎龄儿生后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分为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组(S1组)、小于胎龄儿无追赶生长组(S2组)、适于胎龄儿组(AGA组)。
[目的]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华南地区的高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表明鼻咽癌干细胞在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对鼻咽癌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