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tju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生活压力,使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容易出现特殊的心理问题。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足如何促进大学生群体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和谐。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在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大学生尤其足贫困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因素,可以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理论依据,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想测验(IAT)、成就动机量表(AMs)对天津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二年级172名贫困生和156名非贫困生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对照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2、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效应;3、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成就动机基本状况;4、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贫困大学生躯体化症状较女性贫困大学生更明显。 2、贫困大学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且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自我评价系统。贫困大学生无论是内隐自尊还是外显自尊,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在不考虑另种自尊的情况下,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紧密。 4、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不同组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显著,高内隐自尊一高外显自尊组合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低内隐—低外显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另外,高内隐—低外显贫困生与低内隐—高外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无显著差异,由此显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结合在一起对心理健康发挥作用的。 5、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在避免失败的动机上具有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女性避免失败的动机明显高于男性。 6、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本研究考察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成就动机的基本状况,探讨了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成就动机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于制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具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主要在调查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入小学课堂拓展阅读教学,并探讨构建了不同目标导向的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研究采用
榜样本身既可能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而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技术而存在。在国家权力主导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社会中,国家选择社会成员中符合其意识形态、能体现其意图的社
本研究以西双版纳、丽江、迪庆三地校本课程开发项目为个案,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现状展开调查研究。论文基于教育的文化功能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质量的问题与重要性日渐凸显,作为培养教师
介绍了一种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型制冷工质的在线计算程序。它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使用便捷等特点。该程序适用于R407C、R410A等制冷工质。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