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面对曾经辉煌过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中央提出要“振兴东北”,东北的振兴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地区经济的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是东北振兴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竞争能力弱的问题,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要求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即拥有技术成熟性、市场成熟性、大规模性和大关联性,能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起支柱作用并能带动各产业发展的产业,所以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通过对东北地区主导产业及其关联效应的研究,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东北地区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带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
本文主要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2002年东北三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应用RAS方法推导出2007年的东北三省投入产出表,并在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对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的分类、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对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部门分类进行了介绍。
定量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地区主导产业分析和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两大部分。应用区位商来进行产业专业化分析,应用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来进行产业波及效应分析,同时具有专业化特征和产业波及效应的产业即为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应用生产诱发额和需求依存度水平指标来分析各产业的产值的影响因素,从而探索促进东北地区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
通过研究发现石化产业、食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是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有助于带动其他产业升级。为此本文从强化产业关联度、发展产业集群、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促进消费、投资、净流出几方面探索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