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质平上海期间的音乐教育实践与历史贡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质平作为中国近现代的一名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同时作为中国一名推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领军人物,在李叔同先生的教育、引导、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感召,以及外来音乐文化的多重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其高尚的人格教育与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然后遗憾的是,现有的历史文献关于他的教育实践和学术活动的记载都非常稀少。本文以刘质平教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上海期间的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已有资料的情况下,对新资料进行挖掘(田野、档案调查,对刘质平之子刘雪阳进行访谈,与研究刘质平的学者曹布拉、陈净野老师交流)进行分析和整理,并试图从新的角度进行整理和概括,进而寻找其在上海期间对上海乃至全国音乐教育的贡献,对上海乃至全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文章在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介绍刘质平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核与来源,着力于对刘质平恩师李叔同人格与思想以及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来做梳理分析,以便认清刘质平日后在上海期间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理论根基;第二部分集中论述刘质平在上海期间的教育实践与学术活动:协力创办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创办上海美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参与改组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及附属艺术师范学校、创办“中华美育会”及《美育》杂志、撰写文章、发表作品、云游讲学等,这是刘质平上海期间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刘质平毕生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第三部分论述刘质平上海期间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的历史性影响,涉及刘质平上海期间音乐教学活动在他整个音乐教育生涯中的地位、对当时的上海乃至对后世的中国音乐史发生的影响。刘质平一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到的音乐教育思想理念,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模式无不基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伴随当时音乐教育时局的变迁而不断改变。本文是对刘质平上海期间音乐教育实践及历史贡献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料的补充。
其他文献
以小麦粉和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枸杞和绞股蓝制得的浸提液及蜂蜜等辅料,研制成枸杞绞股蓝保健玉米面包,并通过实验确定其最佳配方和最优工艺条件.这种面包可被作为一种保健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已受到各国发展的重视,所以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科学的构建指标体系,对其发展水平进行准确评价的理论意义十分的重要。湖南省是农业大省,研究湖
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竞技体育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多年竞技体育教学实践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湖北教练员当前必须要加强的5方面能力建设。
农业科技贡献率从“七五”期间的21.94%增长到“十五”期间的50.19%,“十一五”期间预计在59.92%-69.94%之间。以上数据说明,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起了很大的推
该文介绍豇豆蛋白的提取、氨基酸组成、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等矿产资源急剧消耗,传统降尘方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导致了粉尘浓度快速上升,这不但对矿工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易引发粉尘爆炸。特别是那些粒径极小且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泡区的呼吸性粉尘,能够引发尘肺病。由于呼吸性粉尘粒径小,普通水雾除尘难以进行有效捕捉,达不到良好的除尘效果。压电式超声雾化喷嘴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产生有效振幅,将液体破裂成细小雾滴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观念认为,农业是为人们提供食物和原材料的产业,其功能被大部分局限于经济功能和食品安全。多功能农业(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或Multifunctionali
老年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及生命安全。医护人员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向患者传达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
本文依据 1 999年对武汉地区三十所高校大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意识。
小学语文在儿童的教育历程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品被收入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教师作为传业授道者,无疑在儿童与儿童文学之间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