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文化作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文化形态之一,深刻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种新型文化在充分实现其积极价值的同时,也掩盖不住自身诸多的消极影响。因此,如何理解大众文化的涵义及特征;如何对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历史和兴起原因进行思考和研究;如何对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现状做出正确理性的价值判断,使我国大众文化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将成为我们需要面对并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大众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从“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关系的视角为出发点,对“文化”及“大众文化”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梳理了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而以历史的维度来审视我国大众文化发展现状,着重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文化形成的三个时期:引进和模仿海外大众文化时期、中国本土大众文化发展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形成时期,最后是总结了我国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通过理论和历史的考察,不难发现,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合理的,不仅对我国大众精神解放和人文关怀的实现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文化产业整合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大众文化在呈现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交织和渗透着消极影响。本文从客观、理性的价值纬度分析大众文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对于我国大众文化的走向有一个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时代脉搏,从而加强对大众文化的规范引导。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审视我国大众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强调大众文化发展必须由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走和谐文化发展之路,遵循道德理性原则、人文精神原则、文化审美意识原则和效益“共赢”原则共同进步发展,使我国大众文化走向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