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于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意在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如何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在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协调行政区与经济区的诸多利益纷争和矛盾,如何展开区域内的协作以及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协调发展,应该而且有必要成为公共行政学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立足于北部湾经济区,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冲突、难以协作的内在机理和矛盾,从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特点出发,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关于区域协调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并针对现存矛盾和区域协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并以区域间政府的协调合作为研究主线,如何形成良好的北部湾区域内的协作机制是要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体制创新,研究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使得多元的区域协作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区域协作机制,为北部湾经济区协调发展提供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切实可行的实践对策。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回溯,同时结合国内外对区域空间管理模式的经验总结,指出建立北部湾经济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善区域内的管理机构、通过建立政府间协作关系推进政府协作的深入发展、改革经济区内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同时明确各政府的发展重点、发挥非官方组织的积极作用,并简历区域内的人才交流机制有助于经济区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优化各个行政区的产业结构配置、更能发挥区域的整体良性优势,同时也是北部湾经济区良好运转的一个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