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aob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越发突出的环境问题以及清洁能源和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开发高效,绿色,安全,低廉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门。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中,铁基材料备受人们的青睐,与其它镍元素,钴元素,锰元素,钒元素等相比较,铁元素不仅在大自然中含量丰富,而且具备无毒性和环境友好性。铁基纳米材料在水系电池、锂/钠离子电池中,都能表现出较优异的储能特性,尤其是在高容量电化学存储方面,使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前景。但是,铁基纳米材料在储能过程中高容量的实现必然是基于Fe3+/Fe~0的3电子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中多电子的转移会不可避免地引发相变转化,造成体积巨大膨胀和极化现象的产生,进而导致其容量快速衰退和循环稳定性恶化。如何巧妙地设计和制备出低成本、高容量和长使用寿命的铁基电极材料已成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挑战性问题。本论文采用低廉的前驱体和简单易行的实验步骤,得到了纳米铁基电极材料(Fe,Fe2N),并对其电极材料形成机理进行了微观检测和讨论分析;进一步地,把Fe,Fe2N电极材料分别运用于水系电池和锂/钠离子电池体系中,并探究其潜在实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铁锈为原料制备的Fe2O3纳米球为前驱体,采用聚多巴胺均匀包覆在其表面(Fe2O3@PDA;PDA厚度大约为30 nm)。接着,在热处理过程中生成高膨化铁(?)碳纳米爆米花(Fe(?)C nanopopcorns)复合材料。不同煅烧温度下的探究实验揭示了该复合材料的形成机制,当温度为700 oC时,前驱体Fe2O3被还原成Fe,同时引起了类似爆炸的物化反应,使得紧密包覆的碳壳转化为相互交联的疏松状碳结构。当进行电化学能量储存研究时,该高膨化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该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度疏松/开放性的结构和电子高导通特性。通过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备高容量,快速充放电,使用寿命长等特性,适宜水性电池深入研究与规模化应用。2.同样利用废铁锈合成的Fe2O3纳米球为原料,采用废弃塑料为碳源,仅通过一步简单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就能成功原位地合成Fe@C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作水系镍铁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该复合材料具有以下两点优势:第一,比其它铁基材料相比较,金属单质Fe的理论比容量和电化学活性更高;第二,所形成的特殊核壳结构中,碳层能有效缓解内部活性物质Fe在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故在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较优异的能量存储性能。实验中所涉及的原料均为废弃物,不仅实现了废物回收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而且成功地实现了高性能水性负极材料的规模化制备。3.采用上述的Fe@C纳米复合物为原料,以廉价的尿素为氮源,在加热条件下原位制备了Fe2N@C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当其用于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复合材料中Fe2N内核本身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导电性,因此电极能表现出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此外,核壳结构中的碳层能充当物理屏障,有效地抑制反应过程中活性物的膨胀效应,同时保证了Fe2N在储锂/钠过程中的循环稳定性。为了证明该负极材料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分别选用廉价的锂电正极材料Li Fe PO4和钠电正极材料Na3V2(PO4)3@C组装成锂/钠离子全电池,并进一步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
其他文献
光电化学(PEC)生物分析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检测手段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生物分析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EC生物分析是将PEC和生物识别过程结合起来构建的一种新的分析检测平台,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灵敏度高、易于小型化等优点。此外,PEC生物分析中采用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分别作为激发信号和检测信号,能有效的降低传感器的背景信号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基于以上优势,PEC生物分析受到了研
水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两大环境问题,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密切相关。人工湿地因其建设运营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富营养化水体等方面的治理,但由于传统人工湿地溶解氧(DO)分布不均、扩散速率慢,导致脱氮效率不高、氧化亚氮(N2O)排放量大等问题。生物炭因具有结构性能好、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被作为填料改良剂,用于强化湿地污染物去除、改善微
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是禾谷镰刀菌在侵害植物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禾谷镰刀菌危害单子叶植物如小麦、玉米等,是引起作物赤霉病、粒腐病和穗腐病的致病真菌,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DON是谷物及其后续产品中最常见的污染物,其化学性能非常稳定,一般不会在加工或烹调过程中被破坏。当动物及人误食了呕吐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会产生厌食、消化不良、免疫功能降低等症状。DON甚至还有致
背景香连丸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痢疾的经典名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湿热痢疾等胃肠道疾病。2015版《中国药典》中记载香连丸由萸黄连和木香细粉按4:1配伍得到。香连丸由于用药体积较大,患者服用顺应性差,因此其临床应用受限。“浓缩香连丸”和“香连片”虽在用药体积上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但仍有提升改进空间,且提取技术也值得进一步优化。同时,香连丸的安全性资料尚不完善,系统研究较少。虽然香连丸常用于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Brassica napus)生产国和菜籽油消费国,每年可提供优质食用油约520万t,占国产植物油的47%,同时还生产高蛋白饲用饼粕约800万t。但是,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形势仍较为严峻,自产量不足,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食用植物油安全。油菜生产主要利用冬闲田,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目前长江流域尚有冬闲田66 hm~2以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油菜产业的潜力。IDD基因家族是广泛存在于
传感技术是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可以监测特定事件并根据特定的定律借助换能器将其转换为可读信号,以满足信息收集和分析的需求。例如,人类通过眼睛观察外界颜色变化、感知光线强弱;通过皮肤感知外界的湿度、温度等;通过舌头感知食物的酸甜苦辣;通过耳朵聆听外界的声音。人类的各器官就是完美的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敏感元件(如抗原、抗体、酶、核酸、细胞等生物活性物质)和信号处理元件所组成,是在化学、物理学
多巴胺(dopamine,DA)调节动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和行为,其作用依靠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s,DARs)介导完成。昆虫DARs有两大类:D1样受体(Dop1-like)和D2样受体(Dop2-like)。大多数昆虫中Dop1-like有Dop1R1和Dop1R2两个亚型,Dop2-like只有Dop2一个亚型。本课题组前期在家蚕中鉴定克隆了2个Dop2-like基因
细胞周期是一个高度保守,且受到严格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对于生物体组织发育、体内平衡的维持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至关重要。家蚕(Bombyx mori)作为鳞翅目昆虫的重要模式,对其发育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周期的调控涉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其中E2F(腺病毒早期区域E2结合因子,E2 factor)转录因子家族是重要的一员,在细胞周期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家蚕E2F基因在细胞
御临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流经重庆渝北区东部。本论文以重庆御临河河岸带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Arc GIS10.2和Patch Analysis,分析了该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及植被景观格局分布情况,划分出不同的生境条件。其次,对御临河下游河岸带的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从物种组成特点、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群落优势种和群落类型,分析植物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生境条
植物肽类激素是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过程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PSY1(plant peptide containing sulfated tyrosine 1)是一种磺化肽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增殖和扩张。为了探究GhPSY的功能,本论文首先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陆地棉PSY家族基因进行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了其表达模式。然后,利用拟南芥突变体验证了GhPSY的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