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股东查阅权是股东知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股东固有权利的查阅权,不应在行使过程中被施加过多限制,更不可被随意剥夺。股东通过行使查阅权,获取与公司经营管理有关的资料文件,方便其行使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其他股东权益。在母子公司的架构下,尤其是母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大多集中于子公司的情形下,子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对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母公司自身之经营管理状况对母公司股东产生的影响,因而赋予母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东查阅权是股东知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股东固有权利的查阅权,不应在行使过程中被施加过多限制,更不可被随意剥夺。股东通过行使查阅权,获取与公司经营管理有关的资料文件,方便其行使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其他股东权益。在母子公司的架构下,尤其是母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大多集中于子公司的情形下,子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对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母公司自身之经营管理状况对母公司股东产生的影响,因而赋予母公司股东对子公司账簿、纪录的查阅权对于保障母公司股东合法权益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对于母公司的中小股东而言,通过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查阅,满足了其知情权,方便其行使其他股东权益;对于集团公司而言,也有利于其透明化、高效化经营,提高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因此,在母公司股东能够正当、有效地穿越行使查阅权的场合下,公司与股东之间可以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母公司股东查阅权的穿越行使,实质上是母公司股东行使查阅权之客体范围的扩张,即母公司股东可查阅的客体范围由母公司的账簿、记录,扩张至子公司的账簿、记录。我国《公司法》第三十三条和第九十七条分别赋予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查阅权,但对于母公司股东能否对于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信息行使查阅权却未予以规定。在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母公司的股东不能直接对子公司的账簿、记录行使查阅权。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赋予母公司股东对子公司的查阅权非常必要。同时,由于母公司股东权利的扩张很可能打破母子公司架构下既定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平衡,而对于既定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平衡的突破,需要具备紧迫的现实需要,充分的理论支撑以及完善的制度设计,这样才不至于造成现有的公司法体系的混乱。本文揭示了母公司股东查阅权扩张的现实需求,通过对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进行分析,借鉴域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制度,以维护母公司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本文除导言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现实需要出发,介绍股东穿越行使查阅权产生的缘由及意义;其次,从防范滥用公司形式、应对企业集团化发展需要以及保障母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等多角度入手,分析得出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必要性;最后,揭示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制度在我国施行所面临的立法、理论和司法等方面的重重困境,从而为后续的论述进行铺垫。在第二章,对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正当性展开分析,首先提出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理论基础,再进一步探究如何在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与子公司独立人格之间达成利益平衡,在赋予母公司股东以子公司账簿查阅权的同时,兼顾对子公司利益的维护。在第三章,以美国和日本为例,考察美国制定法和衡平法对于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日本《公司法》对于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相关规定。通过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其中的可资借鉴之处,为我国引进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制度提供有益经验。在第四章,首先从母子公司关系和适用情形这两方面出发,划定母公司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界限;再重点讨论如何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通过对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主体资格、主观目的、客体范围、方式选择等要件进行分析,明确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主要适用规则。
其他文献
共同诉讼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在实践中运用范围也极为广泛。但我国的必要共同诉讼在“二分法”模式下出现极度泛化的现象,实务运作中呈现非规范性状态,与实体法理论多有矛盾。之后司法解释引入类似必要共同诉讼,但在引入目的和适用上存在误区,因此未能解决必要共同诉讼泛化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连带债务之诉属于何种类型的共同诉讼形式,在司法解释层面出现矛盾规定,无法有效指导实践,导致在实践层面连带债务纠纷
面对不正当竞争案件在互联网领域发生频率与日俱增的情况,立法机关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新设第十二条,为互联网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入专门规范,以“总括+列举+兜底”的认定模式规制互联网行业的不正当竞争现象。但法定的不正当行为模式或具有情境性或缺乏实质构成要件,立法论的认定方式缺乏普遍适用性。同时,司法机关在过去缺乏专门规范的情况下对典型个案裁判进行归纳,总结出以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为中心的法条解释与规
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商业融资需求的发展,股权让与担保应运而生。股权让与担保是指为了担保主债权的实现,将股权转让给债权人,债务履行后,债务人对转让的股权进行回购的一种让与担保。虽然股权让与担保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立法中尚缺乏明确的指引,导致司法实践上尚未实现裁判逻辑的统一,与此同时,由于此种担保方式与物权法定及流质契约规则不相吻合,理论界对股权让与担保的性质和效力也尚存在争议。本文着重分
大数据竞争行为引起竞争法的关注,给竞争执法的理论和实务都带来了挑战。数据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具有财产属性。国内外出现了多起数据领域竞争纠纷,国外以hi Q诉领英案为代表,国内以大众点评诉百度地图、微博诉脉脉为代表。在企业竞争中,一方面存在广泛的数据抓取行为,另一方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数据经营者可能滥用其数据市场的支配地位实施数据拒绝交易行为。结合现有案例,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表现为通过商业秘
随着国际投资仲裁实践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合理期待这一概念从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项下的辅助性解释因素逐步发展为独立索赔依据,仲裁庭在大量援引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以保护投资者合理期待时,却并未清晰地阐明其适用的法律基础与范围。本文首先立足于国际投资仲裁实践,归纳总结出仲裁庭在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项下对投资者合理期待进行扩张性解释的途径,并指出其不合理之处。接着,笔者借鉴欧盟对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的最新列举式条约
抽象股利分配请求权是指在公司尚未作出利润分配决议的情况下,股东主张进行利润分配的权利。因控股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操纵股东会长期不分配利润的情况屡见不鲜,通过对近年来抽象股利分配之诉的分析,发现纠纷多发生于有限公司、侵害情况呈复杂性、法院支持率低以及其他救济途径效果不佳的特点。在《公司法解释四》出台前,司法介入持消极保守的态度;出台后,司法态度有了积极转变。在梳理我国抽象股利分配司法救济的法理基础后,
目前大量涌现出集团化公司,母子公司之间人员、业务和财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我国《公司法》是基于传统单一公司模式的产物,在当前复杂的集团化公司背景中,股东查阅权的行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母公司股东无法查阅子公司的信息资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对股东查阅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回应,对于解决当前股东知情权纠纷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对于股东查阅权在母子公司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北极的海洋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种有效的海洋环境治理工具,海洋保护区能够保护北极海域的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但是北极海域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限制,尤其是缺少基本法律制度框架造成法律基础不明确、执行方式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事实上很多国际条约都有海洋保护区相关的规定,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全球性公
村镇银行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跨入一个新纪元,其作为区别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的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划上了一个创新性的符号。村镇银行具备商业银行的很多特点,但其固有的支农性使其同传统的商业银行存在明显差异。正是由于村镇银行同传统银行的区别,使得其在发展中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在村镇银行的法律监管方面尤为突出,如监管主体多元化缺失、监管措施可操作性差、市场准入和退出面临
商标承载着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商标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日益增长。《商标法》是保护商标权最基本的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从维持市场正当竞争秩序的角度给商标权予以补充性的保护,对保护商标权具有合理性。域外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经验,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标权有借鉴意义,具体表现在如增设一般性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