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共431例,排除放化疗、非入选术式及入选术者的资料共188例,获取有效资料243例(腹腔镜手术75例,开腹手术168例)。患者术前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糖尿病、高血压、激素替代治疗史,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结合随访情况分析远期疗效。
结果:
1)基本资料:两组发病均以绝经后为主(151例,62.14%);腹腔镜组平均年龄为55.24±8.16岁,开腹手术组为54.15±10.94岁;腹腔镜组肥胖患者有6例(8%),开腹组有16例(9.52%);病理类型中均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腹腔镜组69例(92%,69/75),开腹组154例(91.7%,154/168);腹腔镜组的早期(Ⅰ期和Ⅱ期)患者67例(89.3%,67/75),开腹组的早期患者133例(79.2%,133/168)。两组患者年龄、高危因素、病理类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
2)并发症:两组的尿潴留发生率均最高,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输尿管损伤、发热、切口延期愈合、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神经损伤、肠道并发症、脓毒血症、院内感染、MODS及切口疝等并发症,两组发生率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
3)淋巴结:腹腔镜组盆腔淋巴结清扫75例(100%,75/75),其中包括腹主淋巴结清扫41例(54.67%,41/75);开腹组淋巴结清扫168例(100%,168/168),包括腹主淋巴结清扫43例(25.6%,43/168)。两组中腹主淋巴结切除数量无显著差异;腹腔镜手术盆腔、腹主淋巴结切除总数量明显多于开腹手术(P<0.05)。
4)临床资料对比: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3.76±5.12min,显著长于开腹手术组101.21±10.33min(P<0.05)。腹腔镜组的平均出血量315.07±108.03ml,排气时间为术后1.76±0.68天;留置尿管天数为8.54±5.33天,术后住院天数为13.68±11.13天,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5)生存情况:腹腔镜组失访2例,死亡2例,复发5例,平均随访(23.19±13.60)个月;开腹组失访21例,死亡8例,复发10例,平均随访(29.87±19.58)个月。腹腔镜组的生存率为97.3%,开腹组生存率为94.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的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90.4%,开腹组的DFS为87.8%,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生存率及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手术淋巴结切除数量多,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为子宫内膜癌颇具优势的治疗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