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经,是指古代刻在石板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清代及以前,关于石经的研究之作可谓多矣。仅和汉石经研究相关的著作就有清翁方纲的《汉石经残字考》、瞿中溶《汉石经考异补正》、马衡《汉石经集存》、刘传莹《汉魏石经考》、吴维孝《新出汉魏石经考》、日本学者武内义雄《汉石经及论语残字考》。此外,像顾炎武的《石经考》、万斯同《石经考》等近十种石经的通论性著作及一些史书中,亦有和汉石经相关的内容。但它们大都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以汉石经的经数为例,或云为五经,或云为六经,或云为七经。除此,其碑数、字体也存在着诸多不一致之处。因此,本文的第一部分“历代石经简论”就对汉熹平石经、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这七朝石经的经数、碑数、字体及流传等问题作一个综述,对其矛盾之处予以解决。《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它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对后人影响极大。历代关于《论语》的研究之作可谓汗牛充栋,但关于石经《论语》的研究却不多。上述提到的一些石经研究之作虽也有零星关于《论语》的讨论,但它们大多就某个特定的时代而论,缺少系统性。因此,本文的第二部分就把汉熹平石经、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这七个朝代的石经《论语》集中到一起,分别对它们的版本、历代人对其研究情况、与出土新材料中的《论语》进行比对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自来言石经者,一考源流,一考文字。前者如顾炎武《石经考》、万斯同《石经考》、杭世骏《石经考异》等。后者如黄伯思《东观余论》、洪适《隶释》、《隶续》,顾炎武《唐国子学石经》、翁方纲《汉石经残字考》等。若从时代上来划分,每一个时代又有每一个时代的石经《论语》研究之作。因此,本文的第三部分便为历代石经《论语》辑佚,根据历代石经《论语》的研究之作把仍能见到的《论语》文字详列出来,以供人们使用查找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