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的入境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鱼米之乡江西,自然风景与历史人文相映成辉,被誉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中国“红色旅游”的故乡。“江西风景独好”品牌享誉全国乃至世界,获评“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口号”,在国际旅游竞争中充分展示了江西特色、江西魅力。据江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6700.2万美元,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76.9万人次,增势强劲。迅速发展的入境旅游使得加强我省国际旅游宣传和提高旅游文本翻译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笔者选取自己家乡的仙女湖景区介绍为文本进行翻译实践,并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和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以《新余仙女湖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为语料,通过分析纽马克交际翻译法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探索旅游文本英译的最佳翻译策略。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模式,其中交际翻译的重点在于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运用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保留原文内涵,使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原语读者阅读原文所产生的效果。在交际翻译策略下,译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文进行解释、调整,甚至修改,以期达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效果。通过实践和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一、旅游文本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传递信息,二是吸引游客。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来看,旅游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号召功能,在向游客介绍景区情况的同时引起其游览兴趣,因此,旅游文本的英译需以我国文化为基础,准确传递文化内涵。二、为使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应灵活运用增译、减译、加注等交际翻译技巧,实现中英两种语言的有效转化,使译文能够起到传递信息和感染读者的作用。本报告为将交际翻译理论应用于旅游文本翻译中的一种扩展,笔者希望以自身的粗浅研究给其他译者带来一些启发,为丰富和拓宽旅游文本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