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会产生一类对人体具有“三致”效应的消毒副产物(DBPs)。饮用水输送过程中,配水管道管壁会吸附DBPs或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管壁材质是影响DBPs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评述配水管道对DBPs转化影响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镀锌管、卤乙酸(HAAs)分别为配水管道管材和DBPs的代表,研究了镀锌管对HAAs转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锌、氢氧化锌、氧化锌等管壁组分对HAAs的转化作用及机理;试图为全过程控制和评价DBPs健康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1)由于管壁吸附及发生脱卤反应,镀锌管中HAAs总浓度显著降低。24 h内,含溴乙酸逐步脱溴生成乙酸,含氯乙酸未能测得脱氯产物。含溴乙酸比含氯乙酸衰减的快,且单位分子中含卤原子越多衰减越快。HAAs的衰减速率随pH及余氯含量的升高而降低,流动时显著高于静止时,但受流速影响不明显。(2)镀锌管表面组分锌将导致HAAs逐步脱卤还原,含溴乙酸的最终产物为乙酸,三氯乙酸、二氯乙酸最终生成一氯乙酸。氢氧化锌和氧化锌致使三氯乙酸脱氯生成二氯乙酸,三溴乙酸脱溴生成二溴乙酸,二溴乙酸、一溴乙酸、二氯乙酸、一氯乙酸不发生脱卤反应,且六种HAAs均有明显吸附损失。对HAAs转化的影响锌>氢氧化锌>氧化锌。在三种组分作用下,HAAs的转化速率均随卤原子的减少而减少,且含溴乙酸比含氯乙酸转化更快。流经镀锌管0.29~7.30 h后,这三种表面组分分别作用下HAAs浓度降低50%,1.93~48.5 h后降低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