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29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理论的不完善也给改革实践带来了障碍,2004年起中国爆发的一场关于改革问题和方向的激烈争论,正是这种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不完善在实践中引发问题的具体体现。于是笔者首先从生产关系两重性的角度重新界定经济体制的内涵,指出作为一般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生产力质的要求,而非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物质利益关系;继而又从科技革命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关系的角度,分别研究了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的变革与不同经济制度国家同时期的经济体制变革的情况,并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了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的变革对一般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也即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认为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决定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并最终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生产力的变化要求相一致决定了改革成功的必然性;指出这种成功要想继续下去,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符合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生产力的变化对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并且由于作为一般生产关系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不因经济制度不同而不同,我国可以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一般生产关系的经济体制以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笔者全篇分析紧紧建立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上,以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依据,以期对完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有所裨益,坚定改革信念,明确改革方向,抓住改革的根本,避免和抵制由于细节的纠缠和暂时的困难可能发生的各种干扰,进而坚持不懈地把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