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数学家潘应祺算学课本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u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应祺(1866-1926),广州番禺化龙西山村农家人,字治理,一字考伯,别字漱笙。  曾任教于广东实学馆、广雅书院等。系广东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民籍,充广州府学增生。在广东乡试题名录中记载潘应祺是光绪庚子恩正两科中式举人一百七十六名中的第三十二名。代表数学著作有《算术驾说》11卷、《佛山书院算课草》11卷和《几何赘说》6卷,这三本书都是当时的数学课本。  本文主要是对《算术驾说》、《佛山书院算课草》和《几何赘说》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探究课本所反映的西方数学在中国的传播。文章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通过搜集史料整理了潘应祺写此书的社会背景及数学教育背景,着重展现当时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又搜集了一些史料,对潘应祺的生平活动进行了考证和论述。潘应祺生平虽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坚持任教,并且钻研数学,是当时的算学名家。  第二,对《算术驾说》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梳理,本文根据课本的特点评述《算术驾说》中所录算法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第三,对《佛山书院算课草》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梳理,本文根据不同作者的想法,探究课本所反映出的西方数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  第四,本文将《几何赘说》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梳理,从中可以看出《几何赘说》是利用代数式和算术解释《几何原本》前六卷。本文进一步将《几何赘说》与《几何原本》前六卷进行内容和方法的对比,从中探究课本所反映出的西方数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于标准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沟通模式下设计的精神科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目的 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amily centered care,FCC)的真实体验,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需求,为开展大范围FCC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选
目的 系统评价护士发生用药错误的体验,为管理者制订完善的用药错误管理体系,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护士支持项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
目的 探讨互联网+多元联动模式在恶性肿瘤患儿PICC居家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重庆市某医院置PICC并带管出院的130对惠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
目的 调查郑州市社区居民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认知及态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ACP的推广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5月,采用分阶段随机
新医科背景下,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机遇和挑战并存,全面权衡外部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该文探讨在新医科背景下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优势、
《器象显真》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系统介绍十九世纪前期西方机械制图知识的译著。该书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口译,晚清学者徐建寅笔述,上海江南制造局于1872年首次出版发行,后被多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