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感视域下的基层民主政治绩效研究——基于两个村庄的比较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典型代表。30多年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得到底如何,在学界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与观点。本文运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在设计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村民政治效能感问卷基础上,以两个村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与比较两个村庄村民的政治效能感及其基层民主政治,从而验证政治效能感与基层民主政治的内在关联性,进而针对两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为改善农村基层民主提供新的视角。  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A市Q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优于S村,具体反映在构成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机构建设、民主制度建设、民主程序建设和民主内容建设均优于S村;相应地,Q村的总体政治效能感、村庄内在政治效能感和村庄外在政治效能感均高于S村。从两村的村民村庄政治效能感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看,Q村村民村庄内在政治效能感和村庄外在政治效能感与该村基层民主政治显著相关,而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均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没有显著影响;S村村民村庄内在政治效能感和村庄外在政治效能感与该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亦显著相关,村民人均经济收入与S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弱相关,而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则与该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没有显著关联。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即村民政治效能感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村民政治效能感高的村庄,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较为优良;村民政治效能感低的村庄,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较为不足。
其他文献
该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在研究、吸收经济学、法律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比较
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两个主题,二者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一般而言政治民主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但政治的民主化过程中也包含着许多不利于政治稳定的因素.在改革
该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罗尔斯的政治思想.该文力图从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挖掘和联系罗尔斯背后所隐含的时代背景和学术印痕,以理解他从较为一般和根本意义上对政治学的基本问
该文试图从美国外交思想中的两个主流范式——理想主义与现代主义——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延续和整体性出发,探讨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指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哲学
水是生命之源,是能源之本,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关系到地区政治局势的稳定。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水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关键性因素。中东由于其特殊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