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荷载作用下木构件强度退化时变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荷载效应是导致古木构件强度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研究古木结构耐久性问题时,对木构件的持续荷载效应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持续荷载下木构件的强度退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具体工作如下:  (1)进行长期自然环境下,实际应力水平为60%的持续荷载作用下木构件蠕变试验,通过测试试件挠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确定长期自然环境下试件的蠕变特性。并分组对持续荷载作用时间分别为30,60和90天的木构件进行抗弯强度测试,探讨持续荷载对木构件强度退化的影响规律;  (2)根据蠕变特性的试验数据,进行应力水平为60%时的持续荷载作用下抗弯木构件的数值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相互校正,建立持续荷载作用下木构件强度退化时变模型。  (3)在应力水平为60%的抗弯木构件的持续荷载效应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应力水平分别为40%,50%的持续荷载效应的模拟计算,分析持续荷载效应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木构件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来纤维增强塑料(fiber-reinforced plastic/polymer,FRP)以其轻质、高强、耐腐、抗疲劳等诸多优于建筑钢材的特点,在各国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工程。其中,采用“表层
学位
煤系土是劣质煤和强风化炭质砂岩的混合产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和丘陵地区,其特性极不稳定,与一般土存在较大差异。它的典型地质特性是土层软硬不均,层间胶结情况较差,结构较为松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不少国家开始构思并实施以桥梁形式为主的跨海工程,经济、合理、美观的斜拉桥成为了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型之一。因钢拉索自重大、易疲劳、易腐蚀,所以具有轻
埋地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故有必要对地震断层作用下的埋地管线进行反应分析和破坏机理
黄土是一种大孔隙、低湿度、高粉粒含量的特殊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它遇水后表现为湿陷变形发展和抗剪强度降低。针对黄土的结构性问题,依据原状黄土、重塑黄土和饱和黄土的应
学位
针对当前连续弯箱梁桥的建设,以及在建成后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扭转和侧向位移问题,本文从弯箱梁支座平面布置的角度入手,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论文通过分析不同的支座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长81.7km,最大埋深近2000m,属于大埋深超长隧洞。由于秦岭造山带复杂的运动历史,区域内存在着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对隧洞的稳定性有不利的影响,理论研究和经验分
对于盖挖逆作基坑,工程桩制约了坑底土的回弹,造成桩周、桩间和地连墙等不同位置的坑底回弹量不同,同时桩柱上部受水平的结构梁板约束,因此坑底土卸荷回弹会使不同位置的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