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1)。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已成为联结科研与市场的重要桥梁,承载着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的历史使命。但在实际运营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实体资产较少,其资产形式主要为技术研发,因而其在融资过程中普遍缺乏实体担保,加之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健全,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致使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形势总体上不容乐观。本文选取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切入点,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融资理论,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总结,并重新界定融资效率内涵,认为融资效率应该综合考虑资金融入与使用两个过程。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效率。理论分析部分,从不同融资渠道分析了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模型,将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成本作为投入指标,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无形资产增长率作为产出指标,导入中小板上市的32家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财务数据,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进行具体考量,实证结果表明,中小板上市的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总体偏低。随后,在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经验的基础之上,本文从企业自身和外部融资环境两个角度为提高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