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合成、表征、及其共聚体系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一部分,采用酯交换缩聚路线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酯交换反应速率和产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催化剂体系(醋酸锌-三氧化二锑)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较高摩尔质量和较好外观的PTT,而采用钛酸四正丁酯催化剂体系,达到相同的摩尔质量,用量可比醋酸锌-三氧化二锑催化剂体系更少.在第二部分,利用IR,TG-IR,DSC,WAXD,PLM等研究了PTT的结构与性能,并对三种聚酯(PET,PBT和PTT)进行了比较.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ET的热稳定性(热氧稳定性)要优于PTT和PBT,而PET和PBT的热(热氧)稳定性相近,采用TG-IR推导出了PTT在氮气氛围中的降解机理.结晶性能研究表明,PBT的结晶速率大于PTT,而PTT大于PET,PET与PBT具有相近的晶体结构,而PTT与PET和PBT在晶体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PTT在升温过程中会形成了厚度不同的两种片晶,得到了PTT平衡熔点为247.87℃,平衡结晶度在15%~30%左右.与在偏光下观察到的四明四暗PET球晶不同的是,PTT呈现出的是多彩的黑十字消光同心圆环,且随着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消光同心圆环的间距逐渐增大.不同摩尔质量的PTT对结晶性能也有影响,随着摩尔质量的提高,PTT的结晶速率逐渐变慢,等温结晶时,晶核虽然增多但球晶增长困难.在第三部分,根据第一部分优选的配方,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PET-PTT共聚酯.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ET-PTT共聚酯的热稳定性介于纯PET和纯PTT之间,且随着共聚酯中PTT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晶性能研究表明,在PET-PTT共聚酯中,当PET含量较多时共聚酯中是PET共聚单元部分结晶,而不存在PTT共聚单元的结晶;当PTT含量较多时共聚酯中是PTT共聚单元部分结晶,而不存在PET共聚单元的结晶.此外在PET/PTT的配比在8/2~5/5之间时,共聚酯中的PET共聚单元与PTT共聚单元互为"杂质",使得共聚酯难于结晶,在PTT大分子链段中引入少量的PET分子链段时,等温结晶30min的PET-PTT共聚酯仍可以出现三重熔融峰.
其他文献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非蛋白编码RNA,它们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并具有基因表达调控的功能,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通过与靶基因信使RNA特定区域不同程度的互补结合而引起后者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研究表明,miRNA的异常表达与很多疾病的发生相关,例如:糖尿病、各种癌症及中风诱导的组织损伤等。但由于成熟的miRNA很短,核苷酸序列相似度高,并
自1962年Clark提出了第一个酶电极模型以来,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沿课题.性能优良的生物载体材料的选择和切实可行的固定化
官能团化的酚类衍生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制备药物、农药、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及精细化学品领域。因此,酚类衍生物的选择性合成一直是有机合成中的研究热点而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高化学选择性和高区域选择性制备酚类衍生物却一直是合成化学领域中的挑战:第一,酚羟基具有较强的酸性和亲核性,使其反应位点发生在酚羟基而非苯环上;第二,在亲电反应中,由于苯环酚羟基较强的邻对位定位效应,
学位
溶剂浮选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分离富集方法。它是将一层有机溶剂加在待浮选的试液表面,当某种惰性气体通过试液,借助微细气体分散器发泡,利用气泡的作用使溶液中有界面活性的成分或能与界面活性物质(即捕收剂)结合的非界面活性成分吸附或粘附于气一液界面上,随气泡上升,并溶入有机层形成真溶液,而后测定有机相中被捕集的成分。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体系─石化工业污水综合分析...
吸附是基本的界面现象之一,它与物质分离、金属防腐、表面修饰、催化等许多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物质在固液界面的吸附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如静电引力、化学吸附、氢键、疏
近来,表面吸附对底物表面应力的影响问题,在众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相当活跃.在表面物理方面,吸附对表面应力的影响被认为是固体表面重构的驱动力.在薄膜材料中,吸附层对表面
杂环是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关键骨架,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基于炔烃和烯烃的1,2-双官能化构建杂环化合物研究策略近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发展选择性高,环境友好,效率高以及操作简便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围绕炔烃和烯烃的1,2-双官能化合成杂环化合物开展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以N-芳基丙烯酰胺和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原料,以
该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反相物微乳液聚合和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具体内容包括: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行为以及合成的聚合物微球的特性,高固含量反相微乳液聚合的探索;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