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汉诺威王朝立宪君主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国王一方面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成是封建制遗留下来的象征的而不再受到重视,但是,另一方面,以国王为代表的王室却依然在不少国家延续着。在这些国家中,英国的立宪君主是最具代表性的,他们在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中,以各种被动或者主动的方式慢慢地适应政治制度的结构变化,而最终未被历史所淘汰。 1714年来自德国的乔治一世入主英国,开始了将近200年的汉诺威王朝,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王权是朝着衰弱的方向前进的,但是就具体而言,各个阶段由于政治力量对比的不同,王权还是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通过与各方政治力量的斗争和妥协,汉诺威王朝的王权艰难地维持了下来,不管是国内外的王党势力,还是不断夺权的议会和内阁,最终都以妥协的方式选择了与君主共存。为什么在英国这样一个率先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里,君主制能够被保存下来?这是政治史研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 本文回顾了汉诺威王朝时期英国君主制的历史发展过程,探悉了立宪君主制度中王权与议会、内阁、政党、贵族之间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关系,阐述了整个汉诺威王朝时期政治格局的演变。同时,立足于汉诺威王朝王权演变的背景,结合对英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权力转移与政治结构平衡性的研究,分析了当时英国的经济基础、阶级力量对比、政治制度、民族文化以及思想渊源等各种因素。以期给英国王权为什么自近代以来历经磨难而不衰这一问题找到答案。
其他文献
利用光纤自聚焦透镜作为F-P干涉仪的反射面,根据F-P干涉光谱相邻波峰之间的波长差与其干涉腔长之间的关系,实现微位移的测量。克服了光强型F-P传感器测量结果受光源波动影响、难以识别位移方向等缺点,可直接测量绝对位移,并可识别位移方向。经实验得到其位移测量误差小于2.5nm。
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对农民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的教育与培养,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对河南农民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