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也经历了先下挫后持续扩大的过程,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地区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无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因此研究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研究地区收入差距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接着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和现状进行了描述。随后,文章从两方面来分析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从制度和区位两个因素来研究它们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制度和区位对生产要素分布和流动的作用,进而影响当地经济结构来分析它们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生产要素、经济结构等经济因素来分析它们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构建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来探讨生产要素、经济结构等经济因素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城乡差距、财政赤字与所有制结构外,落后地区加强其余变量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缩小起促进作用。晟后,本文根据以上分析,就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