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3+:Y2O3纳米粉和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细和纳米上转换材料在上转换发光、红外探测器件、生物分子的荧光标记和双光子共聚焦显微成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和共沉淀法分别合成了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Y2O3纳米粉体;结合真空烧结技术,实现了块体材料的透明化;研究了Y2O3透明陶瓷透光率及影响因素,以及稀土离子掺杂Y2O3纳米粉体和块体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以Y(NO3)3·6H2O,La(NO3)3·6H2O,H2C2O4·2H2O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PEG)存在下,经球磨3 h小时和900℃煅烧2 h,得到了粒径约40~60 nm的La2xY2-2xO3类球形均匀纳米粉。经1650℃真空烧结3 h,得到相对密度为99.5%,长波长区域透过率达80%的透明烧结体。XRD结果证明稀土离子La3+完全固溶入Y2O3品格中。在波长750 nm处测得的Y2O3陶瓷透光率随着La2O3添加量的提高而逐渐提高;烧结温度则随La2O3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烧结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样品透光率逐渐增大,最后趋于平缓。   在少量(NH4)2SO4、EDTA存在下以氨水为沉淀剂,以0.15 mol/L的RE(NO3)3为起始料液,用共沉淀法合成了Er3+:Y2O3纳米粉体。在1000℃煅烧2 h,得到了分散性好的Er3+:Y2O3纳米晶粉体。该粉体在488 nm激发下分别在550 nm和675nm处产生两个发射带,归属于2H11/2/4S3/2和4F9/2激发态到基态4I15/2的跃迁。在980nm LD激发下有两个发光带,一是位于562 nm的绿色发光,另一个是位于660 nm的红色发光,分别对应453/2/2H11/2→4I15/2和4F9/2→4I15/2跃迁。随着Er3+掺杂浓度的提高,颜色由绿色向红色转变:随煅烧温度的提高,红光强度变化不大,而绿光增强。合成粉体的烧结活性高,经1700℃保温5 h真空烧结,获得相对密度为99.5%,波长1100~1200 nm近红外区透光率达到60%的透明Y2O3陶瓷。两种工艺所得透明陶瓷显微结构呈现出均匀的晶粒,断口光滑,断裂形式以穿晶为主,几乎观察不到气孔存在。   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合成了Yb3+:Y2O3和(Yb,Er)3+:Y2O3。在Yb3+:Y2O3的吸收光谱中有878 nm、950 nm和976 nm三个峰,分别对应于从2F7/2晶体场分裂的最低能级到2F5/2各晶体场分裂能级的跃迁;在940 nmLD激发下产生三个宽带发射谱带,分别位于985 nm、1031 nm和1076 nm,对应于从2F5/2多重态到2F7/2多重态的跃迁。随着Yb3+掺杂浓度的提高,发光颜色从绿色变为红色。随着Yb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Yb,Er)3+:Y2O3在绿光区域的发光强度先显著增强,随后有所降低;而对于红光,则一直呈增强趋势。说明Yb3+对Er3+在Y2O3:基质中的上转换发光具有敏化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强铝合金材料中疲劳裂纹的扩展是导致航空及航天飞行器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航空及航天飞行器的抗疲劳设计是整个航空及航天飞行器设计的重要环节。随着损伤容限概念在工程
人类肿瘤生长伴随血管生成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被发现[1]。几十年对血管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有很多种生长因子对肿瘤血管生成是有促进作用的,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
近些年非晶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功能材料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m-Co系列的硬磁合金具有优良的磁性能,且在高温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尝试在Sm-Co合金中复合添加
铌酸锂晶体是优良的光学材料之一,具有“光学硅”的美誉,由于铌酸锂晶体特殊的晶体结构,铌酸锂可以进行多种掺杂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物理性能,双掺杂和三掺杂铌酸锂晶体表现出
水体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对污水处理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矛盾日益加剧,使得人们对开发出一种能耗低、脱氮效果好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的愿望更加迫切。本文采用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处理模拟低C/N的工业废水,试验过程中通过控制运行参数来完成短程硝化过程和自养反硝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运行参数对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运用PCR-DGGE技术初步分析
对于许多含酚废水而言,采用现有常规方法处理,很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本课题旨在研究一种对此类污染物具有特效的处理方法.而声、光、磁、电等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彻底氧化降
镁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良好的综合性能,作为轻量化的结构材料正成为汽车、航空、军工等领域的焦点。但塑性和室温强度欠佳,极大地阻碍了镁合金的广泛应用。稀土元素合金化是镁合金改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课题基于ZK60镁合金,通过添加微量重稀土元素Yb进行合金改性,力争获得综合力学性能和可成形性能的全面提升。针对Yb和Zr元素偏析严重,合金性能波动的难题,系统研究了均匀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试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