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侗族聚居地,风雨桥是非常有代表的建筑物,它与侗族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风雨桥中有着丰富的侗族文化内涵。从风雨桥的起源而言,风雨桥蕴含了侗族居民多神崇拜和天人合一的居住观念;从建桥技艺而言,侗族风雨桥是集亭、廊、桥于一身的建筑物,它集合了侗族鼓楼和“干栏式”民居的木构工艺,代表了侗族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建桥仪式而言,风雨桥将侗族居民的神圣与世俗融合到一起的空间,仪式不仅有求神、娱神以及酬神的意义,还使侗民族内部的团结得到强化,增强了侗族人民自豪感。风雨桥不仅仅是一项建筑,更是一项文化事物,它与侗族的生境和文化氛围有着尤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风雨桥已经成为了一种物化的象征符号,其背后隐藏着尤为丰富的意义。然而目前有关侗族风雨桥的研究,基本是从民俗、建筑等视角出发,简单地分析风雨桥的文化表象与建筑工艺等,难以让更多的人对风雨桥蕴含的内涵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形成更加深入系统完整的认识。论文基于民族学视野,围绕风雨桥展示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而对其深意进行动态的分析。论文首先对侗族及其生境以及风雨桥的成因、作用进行了讨论,然后从图像、声音、地理、规约、建筑和仪式六个方面对风雨桥的文化符号进行了分类分析;再从历史渊源、传统生计方式、家族社区结构、宗教信仰观念和心理归属五个方面对风雨桥文化符号进行了解读,最后对风雨桥符号的价值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论文通过基于民族视野下的风雨桥文化符号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从民俗学、建筑学等角度的研究局限性,实现了对风雨桥文化,乃至侗族文化的更深层次挖掘,更好地解读风雨桥对侗族社会所具有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