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目前重庆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应对复杂的环境和各种挑战。目前,重庆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贯穿产业链条、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但在服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供给主体提供的服务内容不能有效满足农户需求,供给主体提供的服务渠道单一、内容有限等一系列供需失衡问题,使重庆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面对着严峻挑战。本研究通过实际调查农户与社会化服务主体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综合分析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现状,结合相关理论,分别分析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而找到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综合分析,确定导致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重庆市在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抓住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关键因素来改善重庆市农业社会化供需现状,调整和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了全面了解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对重庆市长寿区、江津区、璧山区、大足区、潼南县、万州区、奉节县、石柱县、酉阳县等23个区县的农户与服务主体展开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现状分析中发现,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部分潜在需求未释放,需求结构有待优化。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发现,供给主体逐渐多元化,但主体提供的服务范围小,服务内容单一。进一步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过程,发现重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衔接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质量、结构存在问题。其中供给数量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信息服务量、农业技术培训、金融服务供给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数量;供给服务质量差异主要表现在,农资服务、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在质量上不能满足农户需求;供需服务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户对各类综合服务都有较多的需求,但供给主体侧重提供技术服务与农机服务。通过对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土地规模、农业生产收入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有促进作用,兼业化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有抑制作用,农户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相同。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影响因素方面,服务主体经营状况、政府支持、主体需求认知、制度保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有正向作用,服务主体基本特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影响不明显。结合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的现状,综合分析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存在问题的原因,发现导致重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主体的经营状况不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以及服务主体对需求信息的认知程度不足,以及农户土地规模不足、农业生产收入较低以及兼业化程度过高。结合研究结论与重庆市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改善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现状,提出要健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释放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加强社会化服务主体建设、优化服务体系运行环境的具体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