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侗族古村落景观保护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落,是国家和社会的根。同时,由于村落文化具有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等特质,承载了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古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古村落的景观也是民俗文化的容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领地。纵观历史可知,西南地区由于古时几条重要的民族迁徙通道都在此,所以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将这几条迁徙通道连接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大的“十字”,而这个十字的中心就在贵州。黔东南州便是这个大“十字”中心重要的一个节点。黔东南州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黔东南州的侗族古村落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地理格局,在城市化的人类文明旅程中既表现了滞后性,又表现了开放性。侗族古村落也由于这种特殊的双重性质,成为了该地区侗族发展的“活化石”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各界对于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高度重视。可是,现代化的建设手段毁坏了传统侗族建筑特征,青壮年的外出造成的“空巢”现象,旅游业带来的业态单一等问题都正逐步地吞噬着大量的古村落空间,破坏了侗族古村落景观。基于这一现实背景,确定了对黔东南州侗族古村落景观保护进行专项研究的必要性。本文针对古村落景观作研究,以黔东南州侗族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两个侗族古村落(肇兴侗寨以及大利侗寨)进行景观特征与现状方面的详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分别从古村落整体空间布局、古村落内部空间构成以及古村落景观节点三个方面对其景观特征进行总结。以两古村落景观特征为基础,进一步对黔东南州侗族古村落景观特征与保护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得出其具有:“枕山、邻水、面屏”的自然山水格局,“曲折多变、发散生长”的街巷空间,“多源、循环”的水环境系统,“一房一楼一坪”的中心空间,“功能优先、自由生长”的绿化空间,“因地制宜、民族特有”的传统建筑,“趋吉避凶、乡土特色”的节点特征。同时,根据前文的总结,从整体性,可持续发展,保护为主、发展为辅的三个方面提出了黔东南州侗族古村落景观保护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应的发展策略。
其他文献
宏观层面上看,从“禽流感”、“三鹿事件”到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人们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的被动局面均暴露出现有应急机制、法律法规、物资准备等多方面的不足,而我国又是自然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
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内容,是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国民全面过上小康生活。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作保障。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静脉产业在先进国家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然而,我国目前静脉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静脉产业
本文论述了云南省气候特点及其与云南各种住宅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气候环境对人类住宅行为的控制作用,并指出了气候影响与其他自然因素及文化传统影响之间的联系。
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小学生认为英语词汇难以记忆,遗忘的速度却很快,因此笔者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记忆词汇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认知工具,其核心思想就是把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自产生以来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发展尤为瞩目。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余额宝短短几个月内就达到了上千亿的规
通过对太湖流域常见3种水生植物(芦苇、苦草和茭白)根部底泥及无植物底泥进行磷释放特性模拟试验,讨论了pH值(分别为5、7、12)、温度(25℃、35℃)以及好氧(DO>8.0 mg.L-1)和
随着全面休闲时代的来临,在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的背景之下,乡村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传统村落因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人文底蕴而备受青睐。引导传统村落进行
聚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聚居形式,人类为了抵御外敌,便于沟通,共享较好的资源条件,往往选择性的聚居在一起,形成最初意义上的聚落。而聚落景观则伴随着聚落的发展而不断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