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作为集体球类项目,以其独特的健身功能、教育价值以及运动趣味性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为推动“校园篮球”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纲领,提出要大力推进“校园篮球”工作,2017年教育部提出要形成一批“校园篮球”教育教学工作引领示范典型学校。贵阳市是首批校园篮球试点省市,本文期待通过对贵阳市篮球特色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以及政策贯彻落实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炼出“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发展中的优点,为其他篮球特色学校提供经验参考,此外,提炼篮球特色学校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其他篮球特色学校提出警示与预防建议。促进贵州省篮球特色学校以及“校园篮球”运动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贵阳市高中篮球特色学校的师资结构、场地特点、教学情况、课余篮球、特色学校篮球队、竞赛现状、制约因素等7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师资结构:教师大部分为男性,以有经验的中年教师为主,年轻教师较少;特色学校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及学历较少,大部分教师具有“中教一级”以上的教师职称。2场地特点:部分学校出现场地数量不足的情况;大部分贵阳市高中特色学校在场地的质量合格,且能够对外开放,少量学校并未达到国家标准、课余时间尚未对学生开放。3教学情况:教学模式均以大班普修的形式进行授课;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篮球的技、战术练习和实战练习为主,篮球的历史文化、及规则知识介绍较少;多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的方法。4课余篮球:大部分特色学校成立有篮球社团,定期举办篮球主题运动会;活动内容以半场篮球赛为主;组织方式以个人自由组合和班级单位的活动方式为主。5特色学校篮球队:教练员带队数量过多;学校篮球队训练方式为常训;队员选拔途径多样;大部分运动员进入了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无队员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6竞赛现状:特色学校每学期参加校外比赛较少,特别是以校园篮球特色学校为主题的竞赛体系相对缺乏;大部分篮球特色学校每学期均组织有校内比赛。7制约因素:特色学校的领导态度、学校课程安排计划、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学生家长的支持程度、学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对特色学校的篮球开展影响较大。针对贵阳市校篮球篮球特色学校开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本人的调查研究,建议建设特色学校重视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适当补充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加大硕士才引进力度;合理的安排场地开放,做到场地利用的最大化,努力营造出特色学校应有的篮球氛围;注重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努力做到“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并树立按照教材大纲进行教学的习惯;学校层面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参与到篮球活动中,以期更好的处理学业压力与参与篮球运动的矛盾;此外对于学习较差的运动员,教练应要重视队员的文化成绩,激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加努力进取;主管部门应尽快跟进完善竞赛体系,定期筹办组织篮球比赛,建议应加大校内篮球比赛的举办力度,做到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都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