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市城、乡方言研究——以太平街和土桥为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思茅市太平街、土桥方言为例,尝试对思茅市城、乡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较为系统地描写和分析,力图反映思茅市方言的整体面貌及特色。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运用常规的汉语方言调查法描写比较外,还使用了语音分析软件以确保语音数据的科学性和直观性。 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语音,在描写思茅市城、乡方言各自音系的基础上,将其与普通话、《广韵》做共、历时比较,从而得出两地方言的语音特色。在声母方面,城、乡方言数量完全相同,但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两地有着细微差异。在韵母方面,农村方言缺少[(e)u]、[i(ε)]两韵,它分别用[ei]、[i]两韵来代替。此外,两地方言都有大量的鼻化元音,它们由中古咸、深、山、臻、宕、江、曾、梗等八摄的舒声韵母演变而来。在声调方面,城区方言有四个调类,农村方言只有三个调类(上声因其调值与阳平相同所以归入阳平)。两地方言在调类上的差异,笔者从古声调在方言中的演变及汉族移民史、土著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第二部分词汇,笔者主要根据《方言词汇调查手册》调查并按天文、地理、农事等34类编写了词汇分类表,在收集了938个与普通话不同的城、乡方言词汇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得出两地方言完全相同的词汇占58.10%,完全不同的占5.22%,部分相同的占27.83%,一方没有的占8.85%,由此可见城、乡方言在词汇上有明显的差异。 第三部分语法,主要立足词法、句法比较两者异同,结果显示二者差异较小。词法部分,城、乡方言的重叠式完全相同,但在日常生活中农村方言很少使用重叠式;农村方言的词缀“老”、“大”、“果”其含义及用法比城区方言丰富;在特有量词及量词的搭配上,城区方言远远高于农村方言,而农村方言特有量词较少;句法部分,两者除在“给”字句、“是”字句上各有特色外其他句式基本相同。
其他文献
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不仅是加拿大著名的博物学家,而且是西方现实主义动物小说这一文体的奠基者之一。西顿创作的动物小说在动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不同于
十九世纪后半叶,伴随着接踵而来的战争,整个中华帝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重建道德、挽救国家危亡和民族命运成为晚清有识之士的共识。李伯元也以文学的方式积极回应了这一
作为清代中期重要女词人,无论从自身创作风格与创作内容,还是从身世经历与时代背景看,吴藻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正是以吴藻词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她的词作内容和风格,家世背景与个
女儿自幼乖巧听话,在课余参加了大量的补习班。因为学习好,一直是班级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女儿。小学毕业后,女儿考入全市知名初中的重点班,几次考试下来,成绩始终在25名左右,尤其是她引以为骄傲的语文成绩排到了班里的中游,这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她不甘心,拼命学习,想重温小学时出类拔萃的感受,但成绩却仍始终停留在25名左右。后来女儿就变了,觉得“努力没有用,越努力学习
本文对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自1988年《上海文论》开辟专栏讨论“重写文学史”后,“重写文学史”就有了特定意义,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新书写,这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