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MS的超滑表面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滑表面利用其基底上的微纳结构通过毛细作用将润滑油等液体锁定在孔隙中,孔隙中浸润的润滑油在基底形成一层动态油膜,油膜与不溶液体的液-液界面代替了固体与液体的固-液界面,从而大幅减少了滑动阻力。与传统具有类似低滚动角特性的超疏水和超疏油表面相比,孔隙中填充润滑油比空气具有更好的压力稳定性,而且润滑油的毛细流动性使得超滑表面具有良好的自修复能力。目前超滑表面仍处于实验阶段,如何将超滑表面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超滑表面制备和应用进展,并且将其与介电润湿整合。采用光刻技术制备了实验需要的ITO电极,利用MicroWriter无掩膜光刻设备将ITO电极的表面加工为超滑表面和疏水表面,随后搭建实验台,对击穿电压进行了测试和比较。其次,针对生物淤积,本文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廉价制备超滑表面的方法。将聚苯乙烯微球粘附在胶带上作为模板,浇筑PDMS,脱模后的PDMS即为疏水表面,浸润润滑油后的疏水表面为超滑表面。选取易于淤积的大肠杆菌作为实验对象,用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液浸泡超滑表面和疏水表面48小时,比较大肠杆菌在这两种表面的淤积情况。本课题涉及多学科交叉,文中分析总结得到的超滑表面制备理论以及实验中摸索出的工艺参数对于进一步研究超滑表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一场突发的疫情打乱了2020年的市场节奏,家电渠道销售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我们不难发现,特殊时期凭借无接触的优势,线上销售比重明显上升,行业内也均在尝试一些新的线上营
期刊
随着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应用前景日益明朗,作为制造微纳机电器件基本元件的纳米线力学性能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孔洞缺陷纳米线力学性能
在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制造业企业只有快速地生产出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保持优势,赢得生存与发展。复杂机械的开发与制造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砝码。
快速成型技术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造技术,它是计算机、数控、激光和新材料科学等学科的技术集成。这一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的显著区别在于其分层制造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