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兔MLCK cDNA表达载体的亚克隆,为探针的制备及原位杂交的研究奠定基础;探讨VitE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MLCK活性及与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方法:提取Pat21—CMV5(B-)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XbaⅠ双酶切,插入质粒pBKcmv中,构建为重组质粒pBKcmv-MLCK,阳性克隆在大肠杆菌中扩增后提取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EcoRI双酶切,插入质粒pET28b中,获重组质粒pET28b-MLCK;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利用γ-32P掺入法检测动脉MLCK活性;动脉经O.C.T包埋、冰冻切片,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动脉内膜通透性的变化,同时用HE染色观察动脉壁的形态结构。结果:重组质粒pBKcmv-MLCK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表明其酶切位点与原设计相符。重组质粒pET28b-MLCK中插入片段大小为405 bp,与设计一致。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建立成功,大白兔在喂食高胆固醇膳食4周或12周后,与正常对照相比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胆固醇含量增加约达18—30倍,低密度脂蛋白增加约达22—61倍,而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喂高胆固醇膳食4周组,高密度脂蛋白增加约为对照组的2倍(P<0.05),喂高胆固醇12周组动物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对照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加喂维生素E之后,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约为对照组的2倍(P<0.05)。另外,喂食12周同时加维生素E组,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升高(P<0.05)。在喂高胆固醇4周的动物组,动脉组织MLCK活性与正常对照比较显著增强(P<0.05)。但是,在喂高胆固醇膳12周或同时添加维生素E后,动脉组织MLCK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加不明显(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兔主动脉内膜通透性在喂食高胆固醇膳食后4周有所增多,12周后显著增加,12周组的膳食中同时加维生素E后,主动脉的通透性有所下降。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朱华庆·2002年 HE染色显示,喂高胆固醇4周组的兔主动脉内膜增厚,细胞间隙增大并有少量 泡沫细胞形成,喂高胆固醇12周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在加维生素E对兔 主动脉内膜病变似乎有一定改善作用。结论:成功获得兔 MLCK叨NA亚克隆, 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内膜屏障完整性的改变可能与MLCK活性增强相关。 Vi iE可能是降低动脉内膜 MLCK的活性因素。AS的形成是山内皮细胞的向心性 收缩所致,VitE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内膜的通透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