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作用下多孔介质中颗粒迁移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孔介质中颗粒迁移特性的研究在地下水回灌、石油开采、核废料处置、地下污染物扩散、注浆加固和水工结构的内部侵蚀破坏等方面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是当今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基于以上所述背景,本文结合已有的饱和多孔介质中颗粒迁移问题的研究现状,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对饱和多孔介质中颗粒迁移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两方面。首先,通过试验计算得出水中颗粒浓度和浊度的关系,摒弃以往研究中经常采用的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的过滤称重法,改为采用通过浊度测定颗粒浓度的方法;其次,开展不同的颗粒粒径、颗粒浓度、渗流速度、渗流方向等情况下颗粒迁移的室内土柱系列试验,得出饱和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在6种不同颗粒粒径(D50=10μm,15μm,20μm,25μm,33μm,47μm)、3种不同颗粒浓度(0.2mg/ml,0.5mg/ml,0.8mg/ml)、3种不同渗流速度(0.087cm/s,0.173cm/s,0.260cm/s)、3种不同渗流方向(自上向下,水平,自下向上)等条件下的颗粒穿透曲线;最后,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的对比和深入的分析,探究颗粒粒径、颗粒浓度、渗流速度、渗流方向等物理因素对于饱和多孔介质中颗粒迁移特性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颗粒粒径、颗粒浓度、渗流速度、渗流方向等物理因素均会对饱和多孔介质中颗粒迁移特性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各种物理因素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素,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某一种物理因素的改变在影响着颗粒迁移的同时,也会促使其他物理因素对颗粒迁移特性的影响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本文以江西地区非饱和红土为研究对象,采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完成了非饱和土固结排水试验、常含水量试验及利用改装的常规三轴仪进行吸湿过程的湿化变形试验,研究了非饱和红土的
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其组合形式的特殊性,框支剪力墙在结构形式、受力特点上也与传统的框架-剪力墙有明显区别。目前在工程界已广
该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一些工作: (1)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并简要评述了关于SSI的理论、试验分析方法,概述了目前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2)进行了均匀土—箱基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20世纪初出现的新型结构体系,该结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结构整体的强度和刚度,在桥梁设计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首先,本文根据组合梁剪力连接程度,建立了钢
本文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成层地基在轴对称荷载和非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反应.胡海昌关于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的解将应力和位移都用应力函数表示,并给出了应力函数满足
该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和EPDA,对立面收进、设置转换层和局部某层层高突变这三种形式的立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从中
深层搅拌桩作为一种地基加固新技术,近年来在南京河西地区得到了较多的使用。本文在总结深层搅拌桩处理软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及性
格栅式水泥土挡墙作为重力式挡土墙的一种延伸和发展,主要仍以结构自身重力来维持围护结构在侧向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同时兼具有支护和止水功能,而且具有施工噪音低,造价经济,可在
近年来,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发展极快。自1992年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至今的十多年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国家,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仅次于美国。高层
钢管混凝土构件作为一种组合构件,是指在圆形、矩形或多变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钢管混凝土结构优于其它组合结构的重要特征是,钢管对核心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使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