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内镜套扎与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出血后相关结局的影响。 方法 检索1990年至2003年发表的有关内镜下套扎与β受体阻滞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分别来自4个国家的4项临床试验(患者总数共计471例)纳入本研究。两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我们选择危险差(risk difference,RD)作为效应尺度的指标,用Cochrane Collaborative提供的统计分析软件revman4.2进行分析。 结果 通过合并分析,我们发现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及死亡率方面,内镜套扎与药物治疗的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危险差RD及95%CI分别为0(-0.18~0.18),0.04(-0.19~0.27),-0.02(-0.10~0.05)和0.06(-0.02~0.14);但内镜套扎组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生率更高(RD=0.22,95%CI 0.13~0.30;NNT=5);为进一步探讨药物治疗和内镜套扎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因素,我们还对不同严重程度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进行合并分析发现:对肝功能较好(Child—pugh分级A和B)的患者,药物治疗较内镜套扎预防上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效果更好(RD=0.27,95%CI 0.13~0.41;NNT=4)。 结论 B受体阻滞剂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同内镜套扎相比,虽然在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方面并无优势,但却能明显减少PHG的发生,通过亚组分析发现对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和B的患者,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预防上消化道再出血,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