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齐墩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保护作用,并通过评价糖脂代谢、肾功能和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SPF级成年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50只,体重180220 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n=10)、齐墩果酸对照组(OAC,n=10)和造模组(n=30),造模组饲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禁食12h,按4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1%STZ,(0.1mol/L PH4.2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配制1%STZ溶液),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72h后,连续两次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FBG),两次FBG均>11.1 mmol/L且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血糖又进一步分为模型组(DM)、齐墩果酸低剂量组(OAL)、齐墩果酸高剂量组(OAH),此时,正常对照组、齐墩果酸对照组、模型组、齐墩果酸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大鼠。其中,齐墩果酸对照组、齐墩果酸低剂量组、齐墩果酸高剂量组分别按每天100 mg·kg-1、50 mg·kg-1、100 mg·kg-1齐墩果酸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灌胃,干预持续6周。实验结束,禁食12 h,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和血浆,留取脏器,-80℃冰箱保存备用。2.血糖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干预第0,3,6周,各组大鼠禁食12 h,用血糖仪采尾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BG)。并于干预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3.肾脏功能检测: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Western Blot测大鼠肾脏NF-κB/p65、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空腹血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干预前,各组糖尿病大鼠FBG水平显著升高(P<0.05);干预3周后,与模型组相比,齐墩果酸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高剂量组大鼠FBG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0.05);给药6周后,两组大鼠FBG水平均进一步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各时期齐墩果酸对照组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齐墩果酸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无损伤性改变,肾小球形态正常,结构完整,系膜基质无增生,基底膜无明显增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可见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齐墩果酸干预后,肾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脂质代谢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明显升高,HDL-C呈降低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齐墩果酸低、高剂量组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血清TC、TG和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齐墩果酸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TC、TG、LDL-C和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4.肾脏功能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齐墩果酸高剂量组Scr和BUN水平呈降低趋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齐墩果酸低剂量组Scr和BUN水平较模型组也呈降低趋势。5.肾脏炎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肾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齐墩果酸低、高剂量组肾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量均呈降低趋势,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齐墩果酸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TLR4、NF-κB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齐墩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良好的降糖和肾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齐墩果酸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少肾脏TLR4、NF-κB等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有关。该研究对齐墩果酸防治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肾组织损伤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