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位移法的三维应用 ——以雄安N6路管廊为例

来源 :河北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碳背景下,城市更新,环境改善,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市政综合管廊是减少空中蜘蛛网,改善环境,杜绝拉链马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途经,同时便于维护检修及监控运维。然而,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稳定性还有待研究,尤其是管廊的长度远大于宽度和高度,在地震作用、不均匀地基沉降等工况下的变形和位移直接影响管廊的安全运行,是关系到城市运行的重大民生问题。通过大量调研与查阅文献发现对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的文献很少,尤其是地震作用下综合管廊长度方向影响的文献报道尚未发现。故本文针对地震力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危险时刻分析及沿长度方向的影响等问题,采用反应位移法建立3D及2D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地下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的相对位移、剪力、加速度等找出最不利状态。主要研究内容为:(1)研究了雄安新区N6路综合管廊工程K0+066~K0+255管廊周围土层在峰值加速度为0.31g的地震波作用下一维自由场特点,找到了地震力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危险时刻,记录该时刻的相对位移、剪力、加速度等物理参数;(2)将原来的反应位移法物理模型扩展到了3D,使用有限元法求解地基弹簧系数,在原有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新增了结构长度方向的地基弹簧,研究地基弹簧系数取值对结构内力的响应,对比各弹簧系数计算方法,找出相关性及其异同,同时找出管廊与土层接触面各点的x方向和y方向的最合理的地基弹簧系数;(3)研究了3D管廊模型的水平位移与应力,对比了SOLID65单元为主体的3D模型与以梁单元为主体的2D模型顶底板与侧墙的水平位移差异,根据主体单元特性、地基弹簧设置方式、结构配筋图等,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发现K0+066~K0+255管廊周围土层在0.31g的地震波作用下2.85s时管廊顶底板所在土层的相对位移达到最大;(2)地基弹簧系数取值对结构轴力和剪力有重要影响。使用有限元法和李英民法所求弹簧系数与原位测试结果更为接近,但李英民法所求弹簧系数偏小为保证结构安全使用了有限元法;(3)管廊水平位移会随着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增加,在管廊中部水平位移达到稳定;(4)3D反应位移法与2D模型相比不仅可以反映结构配筋方式所带来的影响而且能够反映管廊结构所具有的长度特征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响应。本论文研究结论证明了将反应位移法应用在三维中得到的实验结果相对可靠,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作为原反应位移法的补充。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针刺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受试者82例,均来源于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神经科住院部和门诊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根据患者入组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表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治疗组(通督调神针刺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治
资源储量的赋存和变化过程均有其对应的具体位置,煤矿资源储量管理是一个典型的地理空间问题,涉及到多个用户层级对大量多时空尺度的图件、台账和报表的业务操作,当前缺乏一种科学、规范的数据组织方式,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本文在深入理解煤矿资源储量管理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从软件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了设计和开发,建立了煤矿资源储量图库一体化管理系统。结合应用领域实际需求,收集某矿的相关资料,进行处理与转换
土壤水分作为组成地球系统的关键变量之一,深度参与了全球碳、水以及能量循环过程,在降水分析、农业干旱监测以及洪水风险评估等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无线电频率干扰以及反演算法本身存在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的土壤水分产品无法提供高空间分辨率并且时空连续的土壤水分数据,另外光学遥感提供的观测数据也由于云层污染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这就导致当前可获取的卫星土壤水分观测值,无法满足小区域内生态、水分
国家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原有污水厂排放标准已不能满足水质提升要求,污水厂面临提质增效、提标改造等新任务。本文以徐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期工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出水指标由一级A提高至准四类的可行性。该厂主要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一期采用传统AAO工艺,二期扩建工程采用UCT工艺,优化深度处理过程,提高污染物去除效力。自二期投产以来,各项指标均符合一级A排放标准,运行稳定。对往期出水数据
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中性点运行方式决定了配电设备的绝缘方式、供电可靠性、设备保护定值整定等方面。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允许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继续运行两小时。但随着对电网运行可靠性要求的日益增加,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近年来,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越来越多被配电网所采用,本文先介绍了中性点接地的研究背景及目前的发展现状,其次从理论上对比分析了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发生单
开关柜是配电网中重要的设备,实现对电路的通断控制,可以应用在工业、运输业、电站等诸多场合。在开关柜的运行过程中,安全操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旦发生误操作事件,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开关柜的误操作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关柜操作的安全性,论文设计实现了开关柜手动误操作警报系统,通过手动操作意图检测单元进行操作人员操作意图检测,警报判断输出单元检测开关柜的运行状态,判断手动操作意图
土是由颗粒,水和气所组成的三相体系,其孔隙内部结构复杂。土体复杂的结构与其内部孔隙的多尺度相关,使得水分运移机理更为复杂。一般通过实验获取相关指标从宏观上去研究土体渗流的特性费时费力,或者使用经验公式计算渗透系数,但这样往往会出现误差。因此从土体微观结构入手去研究土的渗流问题,得出的结果更能反映土体的渗流特性。很多研究表明土体多孔介质中的孔隙具有分形标度特征,分形理论中的地毯模型能够反映土体的孔隙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程度也越来越高,更加需要高效科学的、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前期的重要基础,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进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大多是省级尺度的,本文以山西省潇河现代产业区为研究对象,尝试进行比县域更小尺度的双评价,结合收集到的各类数据,以近两年兴起的双评价法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