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因其隐蔽性且地质条件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为了确保隧道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监控量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为完善设计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了依据。论文以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西山隧道工程为背景,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支护的压力应力变形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神经网络评判法对隧道施工结构安全性评估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回顾了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对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安全性评估的基本理论以及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步骤,通过在隧道特殊点安装各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对隧道围岩的压力、支护应力及拱顶沉降等进行监测,将获得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中心计算机,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因此,监控量测结果质量的好坏就成为衡量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论文在研究模糊综合评判和BP神经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全性评估模型,并使用评估模型对太古高速公路西山隧道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由于在隧道施工中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同时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使用模糊评估方法不能很好的反映隧道的真实安全状态,而使用神经网络评估方法进行隧道安全性评估效果较好。最后根据建立模型,对现场监控量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这对于掌握围岩动态变化规律和支护结构的安全状态,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和后期进行维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有效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