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官1号海带(原连杂2号海带)是由黄海水产研究所与福建连江官坞海洋有限公司合作培育而成的食用海带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6-2011)。本研究阐述了黄官1号海带的培育方法,对其种质进行了分析,内容涉及到形态和经济性状、营养成分分析、遗传关系等方面。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1)培育方法:黄官1号海带采用定向选择和连续自交的方法,以福建连江海带为亲本,子代通过福建、山东、大连不同环境的筛选,获得优良性状混交,连续5代选育,最终获得成熟晚、耐高温、出菜率高、栽培范围广的新品种。规范了黄官1号海带的种菜培育、苗种培育、幼苗暂养、养成等技术要点。
2)形态和经济性状:黄官1号海带叶片肥大、宽厚,中带部显著宽,叶缘部窄且厚;与对照品种相比,平均株长370cm,提高6.2%;平均株宽56cm,提高88%;平均株重2.35kg,提高85%;鲜干比为6.5/1~7.0/1。
3)二氧化锗的抑制效应:当二氧化锗浓度为5~15mg/L时,菱形藻光合作用受到较强的抑制,而对黄官1号海带幼孢子体影响不大。
4)营养成分分析:黄官1号海带蛋白含量可达10.5%,Ca含量8.2mg/g,总AA含量达9.06%,EAA/TAA为39.74,褐藻胶含量22%。同时地域的差异性对黄官1号海带的营养成分含量有重要的影响。
5)遗传分析:采用RAPD、ISSR技术对黄官1号海带与当地海带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分析发现,黄官1号海带与黄官2号海带、奔牛海带和901海带亲缘关系比较近,与长海带和山东早厚成海带遗传距离较远;群体间遗传多样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