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体内筛选的方法建立人肺癌小鼠高转移模型,同时建立高转移细胞系,观察相关的生物学特性,探讨转移相关差异基因表达,为肺癌的机理研究、诊断和防治等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方法:1、切除首代移植瘤,延长动物生存时间而获得转移灶,从第二代起采用肺转移灶→皮下移植→肺转移灶→皮下移植的体内循环筛选方法建立NOD/SCID小鼠人肺癌细胞SPC-A-1皮下移植瘤高转移模型,并进行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2、利用筛选的高转移模型建立相应的高转移细胞系,进行各种相关生物学特性观察;3、采用cDNA芯片技术对比分析筛选前、后肿瘤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1、第一代移植瘤切除后转移率达66.7%,通过4代体内反复筛选建立了100%肺转移NOD/SCID小鼠模型。2、建立了相应的高转移细胞系SPG-A-1sci,细胞生长行为、染色体分析和体外侵袭实验等生物学特性观察表明该细胞系保持了原有的人肺腺癌的生物学特性.3、基因芯片筛选获得7649条差异表达基因,基因功能涉及细胞黏附、凋亡、转录、信号传导、细胞周期和代谢等。
结论:1、通过体内筛选成功建立了人肺癌皮下移植瘤高转移动物模型及高转移细胞系;2、基因芯片高通量筛选提示7000余条差异基因可能与人肺癌转移相关。本研究为肺癌防治研究及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及相应的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转移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