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主要产生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且大多吸附在粒径﹤10μm的颗粒物上。因具有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及显著的“三致”效应(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其中16种PAHs在1976年被美国环保局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城市是人类的重要活动场所,而城市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可以滞留和固定大气颗粒物的特殊叶表面结构而成为重要的消减大气污染过滤体。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南京市绿化植物叶面颗粒物中15种优控PAH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PAHs的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南京市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叶面颗粒物样品中均检测出含有PAHs,植物叶面颗粒物中∑15PAHs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不同季节PAHs的质量分数在1182.57~2103.93μg/kg之间,总量均值为1636.05μg/kg;冬季不同功能区植物叶面颗粒物中∑15PAHs由高到低均为:交通区>化工区>文教区>居民区≈风景区,不同功能区植物叶面颗粒物质量分数在733.19~2103.93μg/kg之间,总量均值为1313.60μg/kg。南京市交通区叶面颗粒物春、冬季以4、5、6环为主,夏、秋季以3、4、5环为主;冬季不同功能区的植物叶面颗粒物的PAHs均以4、5环为主。四季样品中Pyr、BbF、Chry的质量分数均较高,低环的Nap、Flu、An在所有样品中的质量分数都较低。冬季不同功能区的单体PAH均表现为Phe、Pyr、BbF、Chry质量分数较高,且各功能区植物叶面颗粒物中单体PAH的相对组成具有一致性,表明不同功能区叶面颗粒物中PAHs污染源是相似或者相同的。(2)用不同环数PAHs相对丰度法和特征比值法对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中PAHs进行源解析表明,南京市城市植物叶面颗粒物中PAHs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3)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植物交通区和化工区的叶面颗粒物已经受到PAHs的严重污染,其它功能区也分别受到一定程度的PAHs污染影响,虽污染情况不严重,但仍然不可忽视。此外,南京市城市植物各功能区的整体BaP等效致癌毒性TEQBaP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交通区和化工区已严重超标,因为城市交通车辆较多,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化工区工业生产过程燃煤燃烧污染排放较多,具有很高的生态风险,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