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滩羊血液蛋白质多态性及标记性状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甘肃皋兰、景泰及靖远三个滩羊(Tan-sheep)群体血样的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红细胞蛋白质-1和2(Ep-1、Ep-2)以及酯酶(Es)和α-淀粉酶(α-Amy)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与滩羊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所检测的三个滩羊群体具有3种Hb基因型、21种Tf基因型、3种Es基因型,而Alb、Ep-1和Ep-2及α-Amy基因座均呈现单态;3个群体的Nei氏预期基因条合度(H)分别为0.2037、0.2021、0.2254;群体间的平均基因多样度(DST)和基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0019和0.0090,由此说明甘肃滩羊群体内遗传变异相对较小,群体间遗传结构相近,分化程度较低。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甘肃滩羊血液蛋白质中的Hb和Es与羊只体重及体尺之间相关性显著,HbAA基因型个体和Es++基因型个体其产肉性能和4项体尺指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可将二者作为滩羊产肉性能的两个辅助选择遗传标记。此外,所测量地4项体尺指标均与滩羊体重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但体长和臀宽与滩羊体重之间相关较大,可将这2项体尺指标作为肉羊选育的另外两种辅助选择因子。
其他文献
Y染色体在动物性别决定和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Zfy基因位于Y染色体短臂上,编码锌指蛋白,最新研究中被确认决定圆形精子能否最终发育成为可供自然受精的精子,
盲肠是反刍动物体内一个仅次于瘤胃的重要发酵器官。日粮、环境以及动物个体等因素都可导致过量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通过瘤胃及前肠进入后肠,进而在后肠中过度发酵,诱导产生异
放牧活动是天然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作为土地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全世界大约有25%的土地用于放牧。我国天然草地面积达到了4.08×108 hm2,占国土面积的41%[1]。新疆是全国
肌肉的生长发育主要是由一系列的相关蛋白编码基因来调控的,而miRNA作为关键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参与了编码基因的调控过程。为了明确这些因子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以猪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