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市民公共活动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了当下市民公共活动的特征。并通过对公共活动与城市广场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当下城市广场应当向其本源回归,即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当下中国市民公共活动的需求。论文以南京老城生活型广场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老城生活型广场的活力评价,探讨了影响城市生活型广场活力的因素。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总结,结合当前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归纳出城市生活型广场的构建策略。再通过国外案例对研究所得的构建策略进行验证,并最终应用于镇江西津湾滨水区城市设计。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理论背景和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回顾与总结建立论文的切入点,即从公共活动的角度探讨结合城市系统和南京的广场实践分析当下城市广场的构建策略。理论基础的研究则分别从公共活动和城市广场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共活动与城市广场的关系,得出了未来城市广场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核心研究部分。论文以南京老城生活型广场为研究样本,通过引入“活力”这一概念,建立了基于公共活动视角的生活型广场多因子评价体系。运用评价体系结合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对老城生活型广场进行活力评价。将所得结果与老城生活型广场的现状建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对各因子的分析得出影响生活型广场活力的七个因素。再结合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理论,归纳出构建城市生活型广场的五大策略。
第三部分则以德国柏林两个不同类型的广场建设为案例,通过分析他们的构建策略,验证了第二部分所得的有关生活型广场构建策略的结论。
第四部分以镇江西津湾滨水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演示了生活型广场的构建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