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转子强化管流体流动特性及强化传热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orak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中国的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经济社会发展又使得能源需求不断地增长,这加剧了我国的能源危机现状,因此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迫在眉睫。在不改变能源消费种类的情况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变得尤为重要。管壳式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的高耗能设备,提高其传热效率,强化传热,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环节。针对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问题,已有多种技术得到了应用,包括各种强化管和管内插件,组合转子强化传热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针对组合转子的流动及强化传热问题继续深入地开展研究。首先,设计搭建组合转子实验装置,通过示踪粒子图像测速的方法来研究湍流工况条件下光管和组合转子强化管内的流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光管,组合转子改变了管内的速度场分布,流体在流经组合转子后整体呈现旋流状,同时组合转子提高了管内的湍动能,因而从流场的角度揭示了组合转子强化传热机理。然后,在组合转子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台上,开展螺旋两叶片转子外径大小不同的组合在70%甘油水溶液下的强化传热实验。实验中将外径22mm转子与外径19mm转子以不同的比例方式进行组合。实验结果表明,2:1相间排列方案的综合强化换热效果最好,从而确定了最优的转子组合方案。最后,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对螺旋两叶片转子和低流阻转子在管内引起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转子所在的管程流体以螺旋线的型式向前流过,并且当管内放置转子后热量传递地更好,在同样的轴向位置,冷流体温度更高;在转子之后的区域内,轴向速度和湍动能逐步地衰减。
其他文献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农林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对缓解能源压力、保护环境具有双重意义。本文自行设计的新型反烧式固定床气化炉,是对传统固定床气化炉的一种创新。该技
能源和环境危机是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纪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建筑内生活热水的供应成为继采暖、空调和照明之后的主要能量消耗之一。热泵热水器是热泵技术在热水
学位
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之寒的可持续工作目标,是破除贫困之冰重要保障手段.2019以来,新余高新区以抓规范、落整改、创机制、保增收为着力点,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新余市委关于
期刊
可靠的热工过程数据是热工过程控制、运行优化和性能计算的基础。在实际的热工过程测量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数据校正技术利用数据的冗余性,并结合各种统计方法,来降低或者消除误差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本文在综合分析现有的数据校正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热工过程的数据校正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的热工过程实时数据校正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