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现实主义作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流派之一,它的影响涉及到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美术等几乎所有文艺领域。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盛行于一战和二战之间,其历史几乎包括了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70年代差不多半个世纪,并且这一艺术思潮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依然有着广泛且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虽然超现实主义绘画兴起于近一个世纪以前,有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偏向于在画面语言中使用具象修辞手法,而有些艺术家更倾向于在图像架构中使用纯抽象的语言形式。所以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绘画在语言形式表达层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语言结构,但其艺术观念的核心追溯是有一致性的,即对于“超现实”的探究。本文主要选取超现实主义重要性代表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作以研究对象,对于马克斯·恩斯特的个案研究主要是加以隐喻理论作以基础性的方法引入,可以看到在超现实主义中,布列东、阿拉贡以及诺热等人对于隐喻在超现实主义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认知角度的探究,即通过隐喻这一方法去探究超现实主义的思想性的表达与架构,其核心观点在于:通过隐喻可以发现事物之间新的联接性关系,而这种新的关系可以打破既定现实的种种规范,从而发现关于现实未知层面的意义,而在这种隐喻认知的背后是对于想象与无意识以及精神层面活动对于现实种种关系的一种改造性介入。所以,本文将主要集中于隐喻在认知层面的理论引述与探究,从而通过对于隐喻理论的详尽认知之后,再去探究其对于超现实主义思想性表达的作用,最终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法论准备之后,去完成隐喻对于马克斯·恩斯特图像中超现实主义思想性认知的意义。可以看到,对于隐喻理论的研究在过去主要集中于语言学层面,而在本文中,主要是谈及其在图像认知中的意义,所以本文在探究隐喻认知性意义之时,将大量结合与马克斯·恩斯特视觉性作品的论述,而对于马克斯·恩斯特图像的研究首先将会从其图像本体语言结构入手,而本文对于其图像的择取主要集中于其具象作品的讨论,去阐述画面中是如何完成变异性或异常性表达,从而完成对于现实物象关系改变之后的隐喻认知层面介入。这是对于画面语言结构层面的探讨,即马克斯·恩斯特的画面是通过何种画面结构去建构其图像的隐喻性,因为可以看到在其作品之中通过诸多物体对象关系进行重塑之后从而完成对于原有逻辑联接关系的更改从而在新的逻辑联接关系之中去认知现实中其所谓的“真实”的意义架构,所以可以看到在其作品之中,恩斯特往往是通过原有经验体系的重新组合之后去认知这一现实世界,所以这一认知形式和画面语言表达形式是与“隐喻”的表达与认知结构具有同一性的。而在其图像形式层面的叙述完成之后,将会转向其背后隐喻对于图像超现实主义思想的表达与认知,主要集中探讨其对于想象与无意识的精神活动在绘画中的表达的作用,并且将结合马克斯·恩斯特的个体性经历去探究图像所体现出的隐喻的具体意义。通过这两个层面的探究,即形式语法层面与语义层面,从而完成对于马克斯·恩斯特超现实主义图像隐喻机制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