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依托重庆市永川美术馆项目,通过中国画本身的研究,结合场所理论,探讨一种在美术馆建筑中创造独特场所经验的方式。中国画作为一种带有独特美学特质和观赏范式的画种,其物质媒介、观看方式以及画面图像中表现出的时空观念和情境特点,均指向一种整体性的艺术场所体验。以中国画境的思想来研究建筑与环境、展品与展场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中国画境下的场所营造的原则和具体方式——营造“观”的场所。永川美术馆以中国画展示为主,依据中国画情境营造的诸种手法来指导建筑设计。基地从大的山水形势和城市关系得出了一个人工形态与自然形态糅合的“山”形。结合外部空间设计了飞廊、曲水、摩崖等元素,形成了一个可以游观山水的漫游序列。在内部空间构成和流线组织上也符合中国画境“观”的行为的特质。在外围护表皮设计上采用竹模板混凝土材料,既形成了“山”的肌理,又能结合排水,将联系天地的雨水进行诗意的展示和表达。整个设计力图营造出一个整体性的、具体性的、历时性的中国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