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哮喘控制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u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健康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影响因素目的了解重庆地区6-14岁健康儿童的FeNO水平及影响因素,建立正常参考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外科择期手术的儿童及重庆市某小学学生,通过询问病史、咽部查体及双肺听诊了解其健康状况,同时完成FeNO检测、肺通气功能检查及常见血清过敏原IgE检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共调查了164名儿童,有效FeNO检查者146名,其中健康儿童121名,疑似鼻炎患儿5名,上感患儿7名,血清过敏原IgE阳性者15名。(2)健康儿童男性61名,女性60名,平均年龄9.4岁。FeNO几何均数13.4ppb。不同年龄组间的FeNO差异明显(P=0.000),6-8岁儿童FeNO几何均数10.3ppb,95%参考值上限17ppb;9-14岁几何均数15.3ppb,95%参考值上限22ppb。FeNO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0,R=0.528),与性别、身高、体重、FEV1%Pred、FEV1/FVC无明显相关(P>0.05)。(3)疑似鼻炎患儿FeNO几何均数47.5ppb,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00).上感患儿FeNO几何均数19.5ppb,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血清过敏原IgE阳性者FeNO几何均数28.0ppb,高于健康儿童(P=0.000),且FeNO水平与IgE浓度呈正相关(P=0.000,R=0.893)。结论健康儿童FeNO几何均数13.4ppb。不同年龄组间的FeNO差异明显。6-8岁儿童FeNO几何均数10.3ppb,95%参考值上限17ppb;9-14岁几何均数15.3ppb,95%参考值上限22ppb。FeNO与年龄、血清过敏原IgE浓度呈正相关,与性别、身高、体重、FEV1%Pred、FEV1/FVC无关,有鼻炎表现者、上感患儿及有过敏状态的儿童FeNO均高于正常。第二部分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及其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相关性目的探讨不同哮喘控制水平的FeNO及其与C-ACT、BPT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5-14岁哮喘患儿48名,根据GINA标准分为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分别完成FeNO测定、肺通气功能检查及C-ACT问卷,肺通气功能基本正常的患儿完成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三组间的FeNO、C-ACT、FEV1%Pred、BPT及其相关性。结果哮喘儿童FeNO几何均数22.5ppb,未控制组FeNO明显高于控制组和部分控制组。三组间的C-ACT、FEV1%Pred、BPT结果均有明显差异。FeNO与FEV1%Pred呈弱的负相关,PC20与FEV1%Pred有弱相关,而FeNO、C-ACT、PC20三者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哮喘的管理和评估中,FeNO需与肺功能、BPT、C-ACT等其他指标联合应用。
其他文献
热管理技术是锰酸锂动力蓄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必需的关键技术。以100 Ah锰酸锂动力蓄电池电池为对象,建立三维电池热模型,定量分析工作电流、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外壳导热系数
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采暖工程系统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
模型及模型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在知识传授和知识学习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尤其是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对模型教学这一环节的加
研究背景结肠癌是人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肠道肿瘤的第2位。在欧美及中国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全球结肠癌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例。中国结肠癌发病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
目前诊断脑卒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发现miRNA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miRNA对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干预
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小涉农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证,也是中小涉农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充当农业
主旋律歌曲,是指以反映国家进步和人民幸福生活为主要的内容的歌曲。新时期下,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日新月异,需要大量的、优秀的主旋律歌曲,来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骨科分别采用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的95
目前,随着印制电路板线条的不断细化,过去通过提高基体表面粗糙度来提高基体与化学铜膜间的粘结强度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基体表面粗糙度较高,使得铜互连线在高频信号传输过
春秋时期,《诗》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贵族士大夫在祭祀、典礼外交、燕享、议政、人物臧否之时常常引用诗来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