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当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选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切实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稳定物价能够有效避免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过大,以致损害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纸币流通过程中,通货膨胀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而且我国处于转型时期,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所以通货膨胀归根结底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因此研究各种通货膨胀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关系,把通货膨胀限定在一定范围是一个现实问题。从理论上讲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四种状态:低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低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总之,在各国的经济增长实践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可以有多种状态存在,具有不确定性。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索,尤其揭示其深层次原因,对于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借鉴已有有关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上,基于我国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也就是说长期而言两者之问相互作用。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是最终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适度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刺激作用,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恶性通货膨胀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构成威胁。(2)理论上来讲货币供应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但基于我国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政府干预降低了货币供应量对物价上涨的冲击。(3)通货膨胀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旦出现通货膨胀苗头,将引导整个社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投资、消费和储蓄水平产生影响,最终加剧通货膨胀。(4)出口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长期的顺差和出口导向型对外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低利率造成外汇储备的增加,使货币供给快速增长,成为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推手。(5)应建立治理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分析框架,具体为对内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以及挖掘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源泉,对外要实现外部经济的均衡,实现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向完全开放型经济政策的顺利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