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控制下的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方式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定与移动融合(FMC)是未来网络发展的一种趋势,简单来说FMC就是在一个具体给定的网络中,在不受接入技术和用户位置的限制情况下为终端用户提供业务或应用的一种能力和机制,对于用户而言, FMC可以使不同接入网络的终端用户得到相同的服务,获得相同的业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终端客户对多媒体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未来的服务更新颖,更多样,一种新的网络核心技术——IM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IMS是从3GPP的R5版本中引入的,它不但能让移动与固网这两种网络相融合,同时还能使用户常用的语音、数据、视频业务进行融合。从网络层面来看,目前各运营商具有的网络采用的组网技术各不相同而且互相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要想达到网络层面的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只能把这些单独存在的网络整合起来成为一个独立标准的网络。在IMS控制下的网络融合并不是完全替代原有的传统网络,而是与之互通、并存,逐渐吸收各类业务,最终随着传统网络的消亡而逐渐演变为全IMS网络。从业务层面来看,实现业务融合就是向通过不同的接入方式的用户提供十分统一的业务,进而发展成为综合电信业务。真正的业务融合需要建立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使得业务不受用户接入和异构网络的影响,实现接入无关和在不同网络之间的无缝漫游。实现固网与移动网融合是中国电信网络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电信业与世界接轨,实现信息全球化的重要保证。目前各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都认为IMS就是推动融合的最佳选择,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厂商被IMS吸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IMS的不断发展,下一代网络在人们头脑中的概念会愈加清晰,实现会愈加快速,在不久的将来用户享受到的业务会愈加丰富。本文首先对IMS控制下的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产生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IMS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协议,并对某省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总体思路。对IMS网络建设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提出了IMS网元的配置方案,并对IMS与原有网络的互通和编号方案进行了实施和探讨。对IMS网络功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最后论证IMS控制下的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首先指出角部结构仍然是元明清木构建筑的薄弱环节;其次阐释了元明清时期附角斗的结构功能,比之辽金,此时附角斗的结构作用又有新的发展;0最后着重探讨了附角斗的装饰功能.
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使学前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建设也应以幼儿发展为本。文章在阐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内
<正>温经汤出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1]:"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
利用ENTEK公司dP1500便携式振动分析仪,对电厂4^#引风机前轴承外环和滚动体损坏故障进行了准确的诊断和妥善的处理。
介绍高效脉冲袋式地面除尘系统工作原理,其在捣固焦炉中的应用改善了焦炉的工作环境和周边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针对润滑油市场的变局和挑战,G公司作为润滑油制造商,从传统经销模式转为自主开发和发挥经销商作用相结合的模式。本文介绍了G公司在以我为主的客户开发背景下,渠道策略所做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